土木工程学院着力推动学科专业发展

树立信心,鼓足干劲,建设世界一流种业强国

韩天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种子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物质载体。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现实国情下,推进科技进步、建设强大种业直接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笔者认为,我国在种业科技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巨大的潜力,如果政策得当、措施到位,可望在未来10-15年内,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种业强国。

一、发展种业的有利条件

(一)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种业发展,种业发展环境空前改善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农作物种子产业,争取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打造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健全职责明确、手段先进、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显著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覆盖率,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2012-2020)》,进一步勾画出种业发展的蓝图。2013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在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以种子企业为主体,推动育种人才、技术、资源依法向企业流动,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保护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的合法权益,促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建设种业强国,为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林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根本性保障;2015年1月11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和农业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鼓励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到种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指导意见》,对推动公立机构种业技术人才、技术、资源向种子企业的流动,提升种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农业部还修订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加快兼并重组、做大做强;制定并颁布《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规范品种名称管理;修订《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为有条件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开辟品种审定绿色通道;将种子机械列入农机购置补贴,对种子机械实行补贴。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实,我国现代种业的制度蓝图更清晰,建设种业强国的方向更明确,种业改革的“顶层设计”更科学,种业发展政策措施更细化。国家对种业发展的支持措施之密集、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种子企业投资强度之大、重组步伐之快前所未有,全国上下、社会各界关注程度之高前所未有,种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2014年5月26日,世界种子大会在中国召开,展示了中国种业走向世界的决心、信心和行动。

(二)常规育种实力雄厚,新品种不断涌现

种业在我国一直受到政府重视,是受历次政治运动冲击相对较小的少数科技领域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累计审定主要农作物品种2万多个,农业生产上先后经历6-7次大的品种更新换代。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作物品种选育水平显著提升。目前,400多家公立科研单位的1.6万科研人员和为数众多的企业技术人员从事种业研究与开发。我国每年推广使用农作物主要品种约5000个,自育品种占主导地位,做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其中水稻、小麦、大豆、油菜等几乎全部为我国自主选育品种;玉米和蔬菜85%以上种植的是自己的品种;自主选育和推广了Y两优1号、新两优6号、龙粳31、济麦22、百农AK58、郑单958、浚单20、中黄13等一大批高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实现了新一轮的品种更新换代。

(三)种质资源拥有量多,育种材料储备丰富

我国是作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长期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43万份(本土资源占80%左右),创制重点性状突出的育种材料1万多份。截止到2012年,我国共建成了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保存库、1座国家复份库、10座国家中期库、29座省级中级库、43个国家种质圃和116个原生境保护点,基本形成了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现了44万份种质资源的安全保存。同时,近十年繁殖更新了30多万份中期库(圃)种质资源。通过系统的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分析,挖掘出一批与重要性状相关的基因、标记和载体材料,为种质资源的分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作物育种和现代种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技术研究世界领先

与其它农业大国相比,我国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尤其是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水稻、油菜、谷子等粮油作物和甘蓝等多种蔬菜的杂交种首先在我国实现产业化,玉米等作物已实现杂交种的全覆盖,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杂种优势利用也取得突破性进展。袁隆平、周开达、谢华安、颜龙安等一批杂交水稻育种家,在世界上首次将水稻杂种优势成功应用于生产,并不断挑战极限,将亩产从700公斤提高到900公斤,目前正在向1000公斤迈进;李竞雄、李登海、堵纯信、程相文等玉米育种家选育的中单系列、郑单958、浚单系列、登海系列,不断刷新国内谷物单产纪录。方智远、侯锋等育种家不断选育蔬菜杂交种,为丰富“菜篮子”做出了突出贡献。孙寰等首创大豆“三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为大豆增产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而且便于保护知识产权,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种子产业,加快我国种业发展。

(五)种业生物技术迅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在种业生物技术领域,我国具有长期研究历史和较为丰富的技术积累。现已初步建立了包括基因克隆、遗传转化、基因调控、安全评价、分子育种、产品开发、应用推广等各环节在内的生物技术育种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体系,转基因作物研究开发的整体水平已领先于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我国在作物种业相关学科的研究实力迅速增强。在基础研究领域,10年来我国在高影响因子(>5)国际刊物发表的植物科学类论文数量增加了4.6倍。在世界植物发育生物学领域,来自中国的论文比例从7%上升到20%。在水稻科技方面,超过三分之二的与产量相关的重要基因是中国科学家克隆的。即使在我国投入相对较少、研究队伍相对较弱的大豆科技领域,自2010年起,我国在国际刊物发表的大豆研究论文的数量稳居世界第二位,超过大豆生产规模远大于我国的巴西、阿根廷和大豆研究基础雄厚的日本。目前,我国已拥有一批抗病虫、抗除草剂、优质、抗旱、早熟等基因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已从作物种质资源大国转变为基因知识产区拥有大国,成为世界种业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

(六)国土广大,气候多样,制种地理条件得天独厚

我国南北跨度大,东西幅员广,气候条件多样,生态条件复杂,作物类型丰富。世界上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绝大多数都可在我国找到适宜种植的区域。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多绿洲的国家,是异花授粉作物制种的理想基地。我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育种机构和种子生产企业,在满足不同种植制度、不同作物类型和多样化市场对品种和种子的需求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我国不仅可满足自身农业生产对种子的需要,而且可面向其它国家生产种子,成为世界种业生产基地。

(七)作物育种支撑设施和设备条件不断改善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逐年增加,在全国建立了33种作物的150个国家级育种改良中心和分中心。以大豆为例,现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1个,下设11个分中心,包括呼伦贝尔、哈尔滨、长春、吉林、铁岭、北京、石家庄、郑州、阜阳、杭州和广州。同时,建有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若干个。中央部委和主产省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具有完善的实验和田间试验条件,基本具备了开展种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多点鉴定网络条件。

2013年,农业部指导甘肃、四川、海南编制基地建设规划,认定57个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千亿斤粮食规划和种子工程投资,启动甘肃30万亩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支持主要粮食和园艺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会同财政部综合开发办投资6.5亿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的制种基地,使我国种业总体研发条件明显改善。

(八)公益性育种体系较为完善,科研队伍相对稳定

我国在部委、省级、地市级均建有农业科研单位,并在农业院校和部分综合大学开展种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我国公立机构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可通过材料共享、技术转让、育种人才流动等方式为种子企业服务。另外,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种业相关基础性研究和非杂交作物育种仍将主要由公立性科研院承担。国家对公益性科研院所作物育种队伍的持续支持,将保持科研队伍的基本稳定,使我国作物种业均衡、全面、稳定地发展,避免因企业的逐利行为导致公益性研发工作中断。

(九)人才储备层次全,数量多,分布范围广

我国具有完善的农业和生物教育体系,可为种业发展提供合格人才。我国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均设有种业相关的生命科学学科,农林院校更以种业相关学科为重点,此外还有不同层次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可培养种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层次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一大批人才留学海外,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发达国家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掌握国际种业生物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管理方法。在生物技术领域,我国的海外人才资源优势可与印度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资源优势相媲美。目前,大量海归人才加入国内生物技术研发队伍,一些人已成为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领军人物,正为实现我国种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实现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据统计,近10年来,共有13位具有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教育背景的华裔科学家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人从事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王晓东、朱健康、邓兴旺、谢晓亮等已经或即将全职回国工作。他们将成为我国在种业科技方面率先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技术带头人。

相对于大田作物生产来说,种子繁育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广大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中,已经和即将产生优秀的种业生产者。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农场系统及不断兴起的农业合作组织为规模化种子生产创造了条件。中国普通民众受迷信思想影响较少,唯物主义观念根深蒂固,如果生物基本知识得到普及,将会成为种业生物技术产品的积极支持者和使用者。

(十)种子企业迅速壮大,种子产业初具规模

30多年来,在政策利好的驱动下,中国种企升级改造、研发创新、开拓市场的脚步从未停止。1978年,中国第一家种子企业——中国种子公司成立;1985年,第一家民营玉米产业化的种子企业——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97年,丰乐种业股份公司成为种业第一家上市企业;2005年,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农业生物技术企业。近几年来,隆平高科、垦丰、大北农等种子企业开始在海外建立研发基地,积极融入国际市场。至2012年底,全国注册资金在1亿元以上的种子企业达到59家,企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国务院各部门、各级地方政府加大财政、金融、税收、保险等政策扶持力度,初步构建了对企业的政策支持体系。2013年,财政部联合农发行、中化集团出资15亿元成立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兼并重组;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减免“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所得税,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国家发改委设立生物育种专项,首批投入3.36亿元,支持41家企业提升育种能力;启动甘肃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项目,计划投资7.12亿元建设30万亩标准化基地,促进规模化制种基地的发展。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推动隆平高科、垦丰种业、中玉金标记等20家企业分别组建了水稻、玉米分子育种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生物育种专项,投资3.36亿元支持41家企业育种能力建设;科技部制定生物种业科技专项规划,投资16亿元支持商业化育种;财政部安排国有资本金2.25亿元,支持种业央企加强育种能力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种子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培育了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行政企分开,市场监管得到加强,社会资本投入种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我国是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种业市场价值已超过650亿元,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巨大的国内市场和潜在的国外市场为中国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建设世界一流种业强国的战略举措

当前,我国种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如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世界一流种业强国。近期,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鼓足干劲,树立信心

我国长期处于经济和科技落后状态,使不少人包括一些决策者养成了弱者思维惯性。在种业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的科技队伍缺乏信心,媒体过分夸大国际跨国公司的实力,借助莫须有的理由质疑转基因作物等新生事物,阻碍科技进步,在种业生物技术领域束缚自己的手脚,使我国种业游离于世界种业科技发展的大潮之外。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实力迅速增强的今天,要树立民族自信,相信中国科技人员的创造力,相信中国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相信各级政府的管理调控能力,相信人民群众的学习接受能力,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凝聚力量,创新机制,苦干实干,建设世界一流种业强国。

(二) 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紧密结合

我国在农作物常规育种方面有较好基础,今后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单纯依靠常规技术已无法突破当前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唯有实现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才能实现传统产业升级和跨越式发展,满足当前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新品种培育的需要。种业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开发应用还能促进传统农业向医药、化工、能源、环保等领域的拓展,在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中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推进现代种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应用与产业化,是着眼于我国现实和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我国在作物常规育种特别是杂种优势利用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强大的实力,如与生物技术结合,将有助于保护基因知识产权和品种权,在国际种业市场形成竞争优势。

(三) 坚持多样化的产品方向

除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外,我国要加强杂粮、蔬菜、果树、花卉、林木等的育种,特别是生物技术育种,满足国内外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四) 加强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

种业科技发展的历史证明,作物育种领域的重大突破都是新材料创制和育种技术实用化的完美结合。因此,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是培育重大突破性品种产生的基础,也是尽快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对种业科技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主体作用,重点开展种质资源和重要基因的发掘与利用、育种理论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制种与种子加工储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完善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机制,为提升我国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技术支撑和创新源泉。

(五)构建现代种子企业集群

按照产业需求导向,突出企业主体作用,依托现有科技资源,创新组织管理方式,加强种子企业与优势科研教学单位的紧密结合,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打造一批精通某一作物的专业化种子企业,形成一批为种业链提供配套的服务型种子企业。要着力构建以大型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为龙头,以专业化种子企业为支撑,以服务型种子企业(包括分子育种技术企业)为配套,大中小企业各具特色、东中西地区共同发展的企业集群。

(六)主动开放,积极应对,以攻为守,后发制人

要以博大的胸怀、海纳百川的勇气,正确面对世界种业技术革命的形势,积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主动利用可共享的知识产权,稳步吸纳国外企业到中国从事种业研发和市场开发,巧妙利用“鲶鱼效应”,在市场竞争中促进我国种子企业的发展。坚持适度“放进来”与大力“走出去”相结合,大力支持我国种业研发机构和种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面向五大洲构筑世界一流的强大种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