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这个病严重威胁产量?
小麦赤霉病又名麦穗枯、红头瘴、烂麦头,在全世界普遍发生,被称为小麦“癌症”,是我国小麦产区常发性病害,一般年份可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减产50%~60%,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组成严重威胁。而且发病后产生的真菌毒素(DON)污染麦粒,影响小麦质量安全,对人畜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为了让大家更好的防治小麦赤霉病,今天就以图文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为害症状
看这个麦穗上圈住的部分,已经感染了赤霉病,这是赤霉病初期侵染症状。
圈住的部分,小穗已经枯死,这就是赤霉病的中期侵染症状
在看这个麦穗,大部分小穗都已染病,有的已经枯死,这是后期症状
这是籽粒染病后的初期症状,籽粒顶部形成红色粘稠状,这就是赤霉病菌
这是籽粒然染病后的后期症状,整个籽粒上布满了赤霉病菌
这是染病籽粒与正常籽粒的区别
这是赤霉病田间轻度发生症状,这样的地块轻度减产
这是田间中度发生症状,这样的地块已经减产
这是田间严重发生情况,这样的地块,几乎绝收
二、病原
小麦赤霉病是有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此外,黄色镰刀菌和燕麦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这是病原菌电镜下的形态
这是手绘的病原菌的形态
三、发病和流行条件
1、气象条件:小麦抽穗扬花期的降雨量、降雨日数和相对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其次是日照时数。小麦抽穗期以后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相对湿度高,日照时数少是组成穗腐大发生的主要原因,尤其开花到乳熟期多雨、高温,穗腐严重。此外穗期多雾、多露也可促进病害发生。
2、菌源数量:越冬菌源量和孢子释放时间与田间病害发生程度的关系十分密切。有足够菌源的重茬地块和距离菌源近的麦田发病严重。种子带菌量大,或种子不进行消毒处理,病苗和烂种率高。土壤带菌量则与发生轻重有一定关系。
3、品种抗病性:小麦品种间对赤霉病抗病性存在有一定差异,抗病品种主要是抗扩展能力较强,发病后往往局限在受侵染小穗及其周围,扩展较慢,严重度较低;而感病品种则扩展较快,发病后常造成多个小穗或全穗枯死。
4、 栽培条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或开花期灌水过多,造成田间湿度较大,有利于发病;麦田施氮肥较多,植株群体大,通风透光不良或造成贪青晚熟,也能加重病情。
四、防治方法
1、适期用药: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是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最佳时期。全面落实“见花打药”(扬花5%~10%)预防控制措施,如遇连阴雨、长时间结露等适宜病害流行天气,需进行第二次防治的,应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再次施药。
2、合理选药:选用高效低残留的药剂种类、足够的有效剂量,是保证预防控制效果的关键。应优先选用48%氰烯菌酯戊唑醇悬浮剂600倍液、或55%苯甲咪鲜胺乳油等药剂进行防治。喷药时可添加98%磷酸二氢钾200-300倍液,不但能提高防效,还能防治早衰,增加千粒重。
3、科学施药:选用高效的施药器械,是保障预防控制效果的基础。推荐使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等施药机械,并选用小孔径喷头喷雾,喷药均匀,防治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