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积极打造“一圈两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统筹资源要素 做好“四篇文章”
——积极打造“一圈两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田野里,麦苗茁壮成长;大棚里,新鲜蔬菜令人垂涎;坡地上,满树繁花竞相绽放……石家庄是全国粮、菜、肉、蛋、果主产区之一,素有“北方粮仓”之称。近年来,石家庄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突出特色挖潜力,聚焦绿色提质量,强化融合增效益,重点做好种养结构调整、绿色先进技术支撑、区域特色品牌培育、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四篇文章”,为石家庄市农业农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立足资源禀赋
着力做好种养结构调整
石家庄地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立足优越的自然禀赋优势,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积极打造“一圈两区”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在中心城区和鹿泉、正定、藁城、栾城“三区一县”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环省会都市农业圈;东部平原县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中央厨房”,打造高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区;西部山区县大力发展“经济沟+生态农业”,建设特色农业优势区。目前,环城区域建设了83个都市现代农业园区,东部区域每县(市)重点建设了2-3个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3-5个规模化设施蔬菜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达到89个,西部区域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小杂粮面积达到70万亩,初步形成了山区特色产业区。
石家庄市农产品特色主导产业生产已逐步向京广、石德铁路“两线”优势区域集中发展,中药材产业立足西部山场面积宽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优势,行唐县、平山县、灵寿县、井陉县、深泽县积极创建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力争建设全国知名中药材产业长廊;蔬菜产业共涉及藁城、栾城、鹿泉、正定、新乐、无极、深泽、晋州、赵县、高邑、元氏、灵寿12个县(市)区,蔬菜播种面积199.2万亩,总产量1100.6万吨,分别占石家庄市蔬菜播种面积的82.5%和总产量的86.7%,成为石家庄市蔬菜的主产区,并形成了以藁城番茄,栾城草莓,鹿泉香椿,正定叶菜,平山木耳,无极黄瓜,新乐西甜瓜,高邑黄瓜,灵寿食用菌等特色优势瓜菜集中产区。
注重科技引领
着力做好绿色先进技术支撑
石家庄市坚持把转方式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更加注重在加快绿色先进技术推广转化,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上下功夫。
大力推动“智慧农业”发展。2017年年底,“省会数字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正式运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示范,着力建立完善农业物联网数据交换共享和生产监控技术标准体系,努力实现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有效对接,推动石家庄市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已完成“1+2+4+N”,即“一个农业云计算数据中心、两个管理和应用中心(农业大数据管理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大平台(电子政务综合办公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三农综合服务平台、三农舆情监控平台)、37个涉农业务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
大力实施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石家庄市启动了“百店进村入户”示范点。同时,依托新农村大喇叭服务站,发展益农信息社村级店共510个;全年建成县村级益农社610个。石家庄市智慧农业建设被农业部评为2017年度全国农业农村整体推进型信息化示范基地,其中新农村大喇叭被评为2017年度全国农业农村服务创新型示范基地。
加快绿色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以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为抓手,石家庄市农田节水面积达到139万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6%。藁城区依托强筋麦品种优势,目前,包括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内,藁城区强筋麦种植面积一直保持在40万亩以上,是国内强筋麦种植面积最大的县(区)。
瞄准市场需求
着力做好区域特色品牌培育
坚持从适应需求变化出发,石家庄市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特色、优质农产品,加强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提升市场竞争力。
品种结构调整上,重点下大力推进“一转三改”,压缩籽粒玉米,改种饲用青贮玉米,扩大谷子、薯类、豆类等特色杂粮面积。品牌培育上,先后培育出“灵寿侯”“五岳寨”中药材,“柏坡绿”“井陉红”“苍岩山”“仙凤园”“薯香缘”等小杂粮品牌20余个。以君乐宝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快速发展。
石家庄市建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批发市场30个,年交易量650万吨以上,年交易额70亿元以上,其中石家庄桥西蔬菜中心批发市场、高邑蔬菜批发市场、无极县王村鲜活农产品交易市场列为农业部定点蔬菜市场;市场除供应本地外,部分销往京津、华北、东北、西北等地。
农产品加工快速发展。大中型加工企业20余个,石家庄市蔬菜加工年产量10万多吨,消耗鲜菜原料20万多吨,加工率达1.7%。主要产品有速冻、脱水、罐头等类,主要销往京津、东北、广东、港澳以及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初步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强化机制创新
着力做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石家庄市将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载体,培育出都市休闲观光型、山区综合开发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土地托管经营型、科研带动引领型五种园区发展模式,在体制机制上,建立产业融合机制,推动农业、林业与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创新思维,打造“第六产业”。石家庄市跳出农业抓农业,稳一产强二产上三产,全力构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和观光旅游业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君乐宝(乳业)产业园区农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形成以乳业乳制品为主的生产、加工、销售、养殖和饲草生产、生态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游客年接待量达到80万人次,吸纳农民就业5000多人。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园区”、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创新经营机制,推广“大园区、小业主”经营模式,让农民成为“流转土地挣租金、入园打工挣薪金、入股分红挣红金”的“三金”农民。
结合地方特色,策划推出了栾城草莓节、赞皇“枣花·蜜·蜂”文化节、晋州周家庄梨花节、正定森露灯光节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事节庆和游乐活动。加快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提升,在石家庄市精选了10条以“农业、农村、农事”为特色的休闲旅游精品线路。
石家庄市家庭农场发展到了1648家,实体农民合作社达到3826家,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205家、省级示范社111家、国家级示范社22家,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314家、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79家。现代农业园区达到350个,2017年石家庄市被国家列为“进入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示范区”。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借着党的十九大的东风,石家庄市将以习近平三农思想为统领,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标准提升为引领,以品牌培育为路径,着力打造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四个农业”,构建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供给体系,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需要。到2020年,基本形成科技高端、标准高端、品质高端、品牌高端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文章来源:石家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