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企业上榜中国“独角兽” 下一个在哪里?

近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及趋势研究报告》,投资界把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且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的公司称为“独角兽企业”。在164家上榜企业中,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而这也是此次苏州唯一入选的独角兽企业。

近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布《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及趋势研究报告》,投资界把企业估值超10亿美元,且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的公司称为“独角兽企业”。在164家上榜企业中,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而这也是此次苏州唯一入选的独角兽企业。

信达生物创办人俞德超

小山村里走出大专家他有个大梦想

上午,在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忙着进行新药的配制研发。这家2011年8月在苏州成立的企业,经过6年多发展,已入列科技部“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拥有如此惊人的“爆发力”,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无疑是关键。作为信达生物的创办人,俞德超就是一位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1964年,俞德超出生在浙江天台山的一个小山村。1993年,他在中国科学院获得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在加州大学博士后站从事药物化学专业研究,出站后在美国多家生物药公司从事新药研发。

在美国从事生物药研发10多年,俞德超不时听到有中国癌症患者,因进口药过于昂贵,不得不放弃治疗。这让他痛心不已,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回国,开发中国老百姓用得起、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创新药。

做百姓用得起的抗癌药6年成就“独角兽”

信达生物生产车间(资料照片)

2011年,拥有61项发明专利的俞德超来到苏州,创办了信达生物。就在公司第一次战略会议上,还只是一家初创小公司的信达生物就确立了一个在业内人士看来堪称“疯狂”发展目标:开发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开发达到国际标准的生物创新药产品链。

据了解,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凝聚着生物制药领域的最新成果,因其靶向、低毒、疗效好,被广泛应用在肿瘤、自身免疫病等领域,但这种药开发成本高、难度大、产能有限。当时,国内绝大部分初创药企往往选择研发仿制药作为发展目标,但在俞德超看来,只有领先行业的规划才能推动企业快速成长,也只有全面对接国际标准,药品才能打开市场,真正惠及中国患者,实现自己的创业理想。

信达生物生产车间(资料照片)

经过6年多的日夜奋战,目前,信达生物已建立起一条包括13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覆盖肿瘤、眼底病、自身免疫疾病、心血管病等四大疾病领域;信达生物承担国家科技项目7项,其中5个品种入选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1个品种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专项。

这些耀眼成绩,也使信达生物获得了各路资本垂青,创办至今,信达生物已获得全球创投资本4.9亿美元。

仅有一席之地苏州“独角兽”有点少

据了解,在此次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上, 独角兽地域分布方面,北京和上海为独角兽企业主要聚居地,北京以70家成为当之无愧的“独角兽之城”,估值合计2764.4亿美元;上海拥有36家,杭州和深圳分别拥有17家和14家。苏州和这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独角兽’数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创业创新能力。”苏州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丁宪浩分析,要孕育出“独角兽”,涉及到城市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资本密集度等多个方面。

“苏州的企业有高原,但缺少高峰。庞大的企业群体造就了苏州工业经济的总量规模,但对标北上广等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

下一头“独角兽”在哪里?

苏州市经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苏州始终大力扶持高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竞争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攻关联盟”。 苏州还以高成长型民营为重点,培育“科技小巨人”。

初步估算,苏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其中,行业领跑、并跑企业近200家。目前累计已有2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

丁宪浩认为,独角兽企业的诞生不能一蹴而就。“既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个‘独角兽’,就会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随着苏州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接下来肯定会有大量‘独角兽’脱颖而出,成长为“参天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