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聚焦中国,科研机遇与挑战

生物通,2012-09-29

随着中国政府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科学研究中,生物技术跨国公司争相在中国设立办事处,提供给科学家们的机会呈爆炸式增长。有两个城市站在中国科学的前沿。北京,接近权利的中心,就学术环境、政府工作和研究等方面来说提供的更多。相比较上海作为中国的商业中心,是生物技术公司的大本营。在国外留学的中国科学家们正涌向这两个城市为中国的科学成就做出贡献,成为了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

在由大量人力和资金推动的扩张市场中看到了事业发展机会,并渴望获得一次文化探险的国际科学家们开始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国的土地上充满着各种机会和无数挑战;在这里目标、思想和意见各不相同。但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正迅速成为未来科学家的全球性中心。

上海复旦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Zhu Yi Zhun)是中国最成功的海归科学家之一。在2009年,他获得了由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海归创新研究工作奖励,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在国外经历一段有前途的职业生涯后,朱依谆回到中国,通过科学来帮助推动中国的经济,并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事业。

朱依谆在德国基尔大学药理学研究所完成的博士后培训,他的工作经历包括任职于华盛顿大学和新加坡Hoechst AG 生命科学公司下属的Hoechst Marion Roussel 公司 (现为Sanofi-Aventis)。朱依谆说:“回到中国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尤其是药物发现领域。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启动了药物研发项目。”

拥有多个美国专利合作协定(PCT)以及中国新药专利,并已看到一个心脏保护药物在新加坡成功推出的朱依谆在中国获得了超过1.6亿 人民币(超过2500万美元)的资金。这样慷慨的资助,结合令人兴奋的新兴市场中长远的科学前景是让人难以拒绝的。

机遇与增长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该国不断扩展科学努力以匹配其经济实力,许多的中国公民利用快速增长的机会返回中国,大量涌向北京和上海。受到文化冒险以及获得充足资金的诱惑,中国的职业生涯也正吸引着一批国际科学家。

动力来自最高层。中国政府将科学视作解决中国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及国家扩张的发动机。不同于许多其他的国家,中国有劳力、资金以及越来越多的人才确保了科学的优先权。最重要的是,中国的目标确定到2020年要将自身从以劳动力为基础的经济转变为以创新为导向的国家,这一点概述在2006–2020年科学与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中。

这些数字不言自明。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NPC)公布的数字中,中国在预算草案中公布在2012年将为基础研究投入324.5亿人民币(51.4亿美元),相比去年增长了26%。政府的科技总支出增长12.4%达到2285.4亿人民币(362.3亿美元)。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位研究产出国。只有美国在科学论文发表量上超过中国,据预计早至2013年中国可能会超过美国。

作为中国和西方中间桥梁,与中国的研究人员、组织和教育机构展开合作传授知识,总部位于北京的科学传播公司Kexue Communications的创办人Ben Bravery说:“中国的科学预算正在扩大,而并非像许多其他的大国一样维持静态或下降。高校和中国科学院(CAS)在全球的舞台上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教职人员在增长,科学产出也在增长。中科院大约包括8万人,相比其他的顶尖科研机构其数量是庞大的。老一辈的开始退休,为行列中上升的年轻人才以及海外归国华人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