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吴德:破解种业发展困境 促进我国种业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强面向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

“种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性产业,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3月14日,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吴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达了自己对农业种业发展的关注。

“农业种业的发展,主要包括植物、动物、水产品种的选育,还有一些农业微生物新品种的筛选。”吴德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动物植物品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过去四十年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品种支撑。目前我国农业产值总量增加了一倍以上,达到了1.2亿万斤,人均占有粮食量增加了130公斤。动物肉类总量增加3倍以上,肉蛋奶人均占有量分别增加了5倍、4倍以及20多倍。这些进步离不开动植物品种的选育,以及新品种的形成。仅以四川为例,从2014年至2017年,国家审定和省级审定植物新品种就近500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数量明显偏少,也比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0倍以上。

吴德表示,尽管全国动植物品种数量增加明显,但都面临一些共同的困境和难点。目前我国新品种或配套系广适性不强,性状表现不稳定,推广面小,突破性动植物品种仍然缺乏,尤其是畜禽品种进口数量仍然比较大。育种创新能力较低,种业品种研发主要依靠科研教学单位,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力量分散,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畜禽联合育种机制缺乏。育种企业竞争能力较弱,数量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尚未形成市场普遍认可的优势品牌。

吴德建议,要促进育种观念的转变。政府层面应树立长期育种观,遵循育种的自然规律;技术人员要放缓心态,以工匠精神从传统的单一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和符合农民、种子公司、加工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需求的方向发展,培育出市场喜欢的品种。

农业科研评估体系需要转变。鼓励更多的一线农业科技人员从事种植物品种选育,培育新品种转让后享受比高水平论文更优厚的待遇和荣誉。

育种工作支持方式需要转变。中央财政要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广适性强的突破型新品种的选育,地方性政府要支持地方特色新品种的选育,并构建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共同投入新品种选育的新模式。比如四川农业大学以制度改革撬动创新,不断催生科技成果产出。每年通过“双支计划”政策激励科研人员一方面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同时培育新品种、研制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创造新发明。自2009年以来,培育新品种188个,研制新技术130项,新产品55个,发明专利620项,实用新型专利2430项,获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00余项,发表SCI、SSCI、CSCD论文数每年超千篇,尤其在国际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刷新了西南地区高校历史,这为科技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破良种培育推广周期长。利用分子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克隆技术等高新科研成果,缩短育种培育时间和优良品种扩繁时间,加快育种进展。

突破种业科技人才不足。加强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建立教学、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提升农作物种业人才培养质量。并且建立有效机制,促进科技人才从科研教学单位向企业流动,以利于研究更多向商业化育种方向发展。

重点解决种业育种科研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现象。吴德介绍了四川农业大学的经验,四川农业大学长期致力于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通过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政府共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园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分院,与企业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专家大院等极具川农特色的产学研合作等新模式;同时建立了以“科技特派员、科技挂职、科技包村”等多形式的科技服务体系。十年来,学校先后与全国20多个省(区)500 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推广科技成果300余项(次),推广作物新品种面积3亿多亩、果树优良新品种近2亿株,畜禽新品系10亿余只(头),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500多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