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家发声:濒危贝类礁急需保护
当前,海洋科学家们正在敦促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加强保护极度濒危却未被足够重视的海洋生态系统。
在澳大利亚,自英国殖民以来,临近河口由大量牡蛎或贻贝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贝类礁,已经消失了99%以上。然而,它们并不是被澳大利亚环境法正式承认的“受威胁的生态系统”。
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澳大利亚项目发起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的乔治湾,澳大利亚平牡蛎形成的牡蛎礁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9%,从历史记录中的118个减少到仅剩1个。悉尼周边海岸的礁体也已下降了90%,从历史上已知的60处下降到目前的6处。
在这里,贝类礁的退化速度甚至超过大堡礁。大堡礁曾在2016年和2017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珊瑚白化,一半的珊瑚都死掉了。同时,因为持续的海洋热浪,西澳大利亚海岸海藻森林的面积也在缩小,退化了90%。
此项研究的合作者詹姆斯库克大学的高级研究员伊恩•麦克劳德表示,尽管很多珊瑚礁的确受到了威胁,但贝类礁仍是遭受最严重威胁的礁体种类。只是,大部分贝类礁早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消失,所以,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已经失去了它们。
研究人员发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贝类礁因当地人的捕捞和污染而灭绝。在当时的报纸上,经常有报道显示,当地人会抱怨他们收获的牡蛎正在减少。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提及天然牡蛎礁的情况减少了,来自日本的一种养殖牡蛎很快成为了满足人们对牡蛎这种食物需求的新的来源。
“人们已经完全忘记了原生贝类礁,人们把它们留在渔业记录中”,该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TNC澳大利亚项目负责海洋项目的科学家克里斯•古利斯表示,研究者们将利用最新的研究数据,申请将贝类礁列入199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中的濒危生态系统名单中。
目前,TNC已开始在澳大利亚的南部海岸带开展相关的贝类礁修复工作,通过在贝类礁历史分布区投放岩石以及附着有牡蛎幼苗的岩石,逐步实现礁体的恢复。
克里斯•古利斯说,贝类礁为人类带来非常多的福利。比如,净化水体,增加当地渔业的产量,以及防护海岸带等。研究发现,一公顷的牡蛎礁每年可过滤27亿升海水,移除142公斤的氮和22公斤的磷酸盐,这相当于每天每个牡蛎可以净化约100升的水。而且,牡蛎礁可将这些被移除的物质转化为颗粒物,作为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让每公顷牡蛎礁每年可增加375公斤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