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发展大农机 服务大农业

新故相推无止境,殚精竭虑又一年。过去的2017年,在宁波市象山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部门的配合支持下,象山县农机局以提升农机化水平,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总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农机服务创新,增强农机科技支撑,提升农机监管水平,大农机工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全县现代农业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发放各类农机购置补贴390.3万元,新增各类农机具244 台(套),新建1家农机服务公司、2家农机库,新增2家市级和3家县级示范农机合作社;简化审批事项7项、公共服务事项2项,提供农用柴油300吨,发放政策保险补贴9.74万元,为93台粮食烘干机创新实施了投保;全年执法350余次,检查车辆3300余辆,查处违法拖拉机138辆,查处脱检脱保车辆15辆……

“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成功创建了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贤庠、丹东、涂茨、晓塘获得了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乡(街道),谷丰、联富等10家单位获称示范基地,荣誉表明了我们在发展大农机、服务大农业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县农机局局长陈小浦说,新的一年将确保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跻身国家 “平安农机”示范县

新年伊始,国家农业部和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发文公布了2017年度全国“平安农机”范县名单,象山县名列其中,这也是县农机局荣获的又一“国字号”头衔。

在2012年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的基础上,县农机部门自我加压、再接再厉,决定创建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在创建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合力创建工作机制。下发《关于印发象山县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全县农机“持证率、挂牌率、检审率”这“三率”达到86%以上,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农机事故发生,并层层落实,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1600余份,压实工作职责。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安全设施,建立农机安全保障体系。全县共投入410多万元,免除了农业机械的牌证费、检验费等行政收费以及拖拉机驾驶培训、考证等其它费用,并对成功创建“平安农机”示范镇、村、社,给予资金奖励。设立大型农机安全宣传牌、警示牌210余块,减速带800余米,建成镇村“平安农机”示范路20余条,实现了“平安农机”创建镇、村全覆盖。成立县拖拉机安全检测中心、县农机办证服务中心、县农机安全教育中心、县公安驻农机警务室,并对检测线进行升级改造,提升了农业机械安全检验和执法水平。加大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开展农业机械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提升了应急反应能力。

营造创建氛围,提高安全意识,打造农机安全宣教平台。广泛开展宣教活动,利用安全生产月、“科技下乡”、执法检查等活动,全年共发放《创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倡议书》等资料3400余份,安全温馨提醒短信3000余条,农机手安全慰问信1100余封。举办21期培训班,学习农机及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农机安全生产基础知识,农机事故案例分析,切实提高农机安全监管人员和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1400余人受惠。加强文化建设,绘制“平安农机”墙体画和墙体标语,制作大型宣传画、宣传窗、警示标志、宣传牌、减速带等,印制《农业机械安全作业事故预防指南》致农机手一封信等10000余份,营造了创建氛围。

创新监管机制,狠抓农机“三率”,规范农机安全生产监管。每年9-12月份集中检查车容、车况,仔细核对证照资料,杜绝问题车、病态车上路。免费实地检验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饲料粉碎机等危及人身安全的农业机械工作,整改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报废肢解无法排除安全隐患或达到报废条件的机械。改善培训条件,筹措培训经费,因地制宜分批培训,80余人取得纯农田拖拉机驾驶证,克服了驾驶员无证驾驶现象。做好农田拖拉机上牌登记、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积极投保,象山县农耕作业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达到89%以上。公开、透明、规范拖拉机所有人申请报废补偿业务流程,报废拖拉机1500余台。落实保险惠农措施,全县纯农田拖拉机投保410辆,收割机投保189辆,核发保险金额8.934万元。

加强现场监管,有效预防事故,建立安全常态化管理的机制。严管拖拉机超载、无证无牌,严查农机维修行业违规作业,开展上路检查550人次,检查拖拉机850台次,纠正违法驾驶行为160人次,现场处罚违章80台次。加强源头管理,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入户关、年度检验关和驾驶证申领关,规范培训行为,学员驾驶证考试通过率达到了90%以上。完善共管机制,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严查农机作业密集场所及维修、销售领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尤其在农忙时节,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排查,遏制重大农机事故的发生。

截至目前,全县农机总动力达81万千瓦,装备各类农业机械2万台套,粮食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8.3%,创建全国示范农机合作社2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3家,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7个,市级“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20家,全国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1人。

农业“机器换人”成效显著

今年1月中旬,经创建单位自评申报以及省、市分级审核评价及网上公示后,认定了2017年度50个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园区),152个浙江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象山县4个镇(乡)街道获得了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10个基地获得了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象山县农业“机器换人”工作,在全省均处于前列。

近年来,象山县加快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提高农机装备覆盖率、渗透力和适用性、通用性、共用性,农业机械化向“全面、全程、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在统筹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以及各相关农业项目资金,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工程建设。先后扶持了具备一定规模的农业经营主体购置适用农机装备,创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鼓励有条件的镇(乡)街道探索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全面提升农机装备应用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和行业管理水平,创建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

贤庠镇、涂茨镇、丹东街道和晓塘乡4个镇(乡)街道在创建过程中,重点围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高机械化水平、发展特色产业、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强化农机安全生产,并明确了省级示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农艺融合点,智慧农机装备应用示范基地。贤庠镇年水稻种植面积14000余亩,涂茨镇水稻可复种面积7200亩,丹东街道和晓塘乡各2000亩,在耕作、种植、植保、收割、烘干、秸秆处理上,在全县均处于领先水平。贤庠镇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5.4%,涂茨镇“五统一”社会化农机服务能力达到80%以上,丹东街道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晓塘乡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2.5%。

谷丰、联富、李成、东城、天禾、金秋、绿洲、绿农、环岛9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均拥有高速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大中小各类拖拉机、烘干机、育秧成套设备、高效植保机和标准化农机库房,作业面积较大。在示范基地建设上,紧紧围绕省农业“机器换人”主线,立足合作社实际,着力围绕机械作业生产、强化基础设施、规范组织管理,组织开展工作,促进合作社增产增收上发挥了示范作用。除水稻作业外,宁波宏森源公司是从事工厂化食用菌生产的企业,创建中达到培养料配制(含原料处理、发酵、消毒灭菌)机械化率100%,菌种接种机械化率100%,产后处理(含烘干、速冻保鲜、加工)机械化率100%,大大提高了综合生产能力。

下步,县农机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农业“机器换人”,推动农业机械化全程化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破解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高水平推进农业“机器换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贡献。

争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

“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能不断推动象山县农业生产上规模、降成本、增效益,也为产业兴旺和农业现代化增添了新动能。”陈小浦说。

今年,县农机局将积极学习其他县市创建成功经验,对照创建标准,进一步查漏补缺,以提高主要产区、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水平为重点,促进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的集成配套,探索完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推动项目区成为农机化科技综合集成的应用基地、管理服务机制的创新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的示范基地,引领各区域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去年,县农机局引进土壤修复灭菌杀虫机,通过高温蒸汽杀灭土壤中细菌、害虫虫卵和幼虫、杂草种子和幼苗等,探索土壤无害化修复,获得市领导批示肯定;在全市首次引进秸秆打捆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演示,并宣传传播“共享农机”全新理念;与县供销联社共同开发利用丰润农资公司园区,依托象山农益家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成立象山县农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农机4S服务中心,开展农机作业、维修、培训、销售、加工、储藏等综合性服务,有效地发挥和拓展了农机服务保障功能。这些举措,为全力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评价范围,包涵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甘蔗九大主要农作物,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生产环节。县农机局将加大水稻插秧机、粮食烘干机等重点机具补贴机制,科学合理配置农机装备,并实施新型农机试验示范与推广补贴政策,不断提升以水稻为主的主要农作物,在耕整地、种植、收割、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六大生产环节,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真正让农民轻松种田地、告别体力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