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优质服务送给企业和人才

把优质服务送给企业和人才

——科技镇长团助推江宁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本报记者张晔本报实习生张彦会

12月10日,南京单体面积最大的未来网络科技创业孵化器综合体悠谷正式开园,东南大学科技园、3D打印研究院、省创业服务中心、思科创新中心等一批未来网络项目以及高层次人才集体签约入驻。

第五、六批科技镇长团团长、江宁区副区长戚湧告诉记者,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战略在江宁区已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成效,科技镇长团作为一批“新江宁人”就是要成为合作的桥梁,一头深入了解地方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一头推动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向基层集聚。

1年多来,江宁区科技镇长团已走访服务企业1150家,帮助100余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企业申报各类项目100余项,引进校地合作载体30余个,引进千人计划专家6名、省双创人才6名、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14名、南京“321”人才25名。

企业新鲜血液的传输带

“我来自高校,可以为企业吸引高校人才和技术资源”,“我来自机关部门,可以为企业争取资金资源”,“我来自企业,明白企业创新需要的产业资源”……

江宁区科技镇长团从团长到团员,从到任伊始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服务企业,通过集体调研和基层走访,他们制定了“54321”的任期目标,即每年引进50名南京市“321”及以上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争取4000万元科技项目资金,建设30个科技创新载体,帮助企业申报200项发明专利,走访服务1000家企业。

科技镇长团的每一位成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紧围绕着江宁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创新需求,为园区、街道企业技术创新招才引智、招科引技。

挂职江宁高新园副总经理的张剑,是来自中国药科大学的一名老师,从教授到高新园区负责人,他成功地完成角色转变。背靠中国药科大学,张剑做起了以才引才的“中间人”,他积极推动“创新在高校、创业在园区”的理念,并为高校教师和相关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培训,不到两年时间,中国药科大学已有十多名教师在高新园创业。

来自江苏省财政厅的团员孙玮瑛,到任3个月的时间里,就为江宁区争取到4000万元的经费资助,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一小瓶试剂价值一辆帕萨特

在江宁高新园雍熙路,有两家企业常常被人们挂在嘴上:

一家是上海大众南京公司,这里生产最新一代帕萨特轿车,每天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另一家是“千人计划”专家章方良创办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公司,这里产出的是一根根拇指粗细的试管,试管里装的是基因合成产品,客户遍及辉瑞、默克等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制药公司,一根试管抵得上一辆帕萨特,其带来的长远价值甚至远超传统制造型企业。

“按照经济学上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我们研究得出,人才和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70%,而资本的贡献率仅仅为30%,因此,人才和科技创新在拉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戚湧说。

本着“双脚走路”的原则,科技镇长团把人才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充分挖掘所依靠的大院大所大企业优势,把引进海外人才和选育本土人才相结合,多次举办海内外人才科技交流会、专家联谊会,到目前为止,科技镇长团已为江宁引进千人计划专家36名,省双创人才27名、创新团队6个。

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企业,带动一个行业,进而引领一座城市,已成为江宁人才工作的重要特色。

目前,江宁重点培育的智能电网、未来网络、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创业的主阵地,共聚集130个创业创新团队、1.5万余名高层次研发人才,并打造了更多诸如“沈国荣+智能电网”、“刘韵洁+未来网络”、“尤肖虎+无线通信”、“章方良+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外包”等人才与产业互动的样本。

政府出钱奖励企业提问

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遇到困难希望转型却不知如何下手,企业有了技术难题面对高校大门不知该找谁解决……类似这样的烦恼困扰着当下许多企业家。

然而,记者在江宁区却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企业提出自己的技术创新需求,不仅能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回应,更能获得产学研合作专项的优先立项支持。政府出钱奖励企业提问,究竟为何?

江宁区科技局朱春明副局长说:“过去政府部门拿着财政经费撒香水,很容易导致资金分散和浪费;而现在江宁区突出两个转变,一是从成果供给向企业需求转变,二是突出公共技术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采取有奖征集企业需求,实质是一种先做事后补助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主动创新的积极性。”

“挂职一年,服务一生”,江宁科技镇长团通过制定年服务企业目标,身子向下沉、眼睛向下看,每周设有固定的企业走访服务日,建立专门的企业技术需求征集网站,及时跟踪企业创新需求,并在科技局对进入需求库的企业优先立项。今年以来,已征集到50多个企业技术需求,其中20多个已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对接,对于对接成功的企业平台或项目,科技部门将给予优先立项资助。

点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