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疯涨,2018该不该多种玉米?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自前年玉米价格大幅下跌后,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库存、调结构,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许多加工企业以及贸易商陆续回归市场,玉米价格开始出现反弹。这个时候,关于玉米“种还是不种、结构调还是不调”的疑惑又开始出现。
东北玉米突破九毛
山东玉米涨到一元
南北港口大涨
对此,在日前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建议农民不要盲目扩种玉米,尤其是那些非优势区,种玉米不是很适合的地区,不要走回头路。
这一话题,也引起了关注“三农”问题的两会代表委员热议。为此,记者采访了一些代表委员。
市场供求的基本面没有变,扩种风险很大
“不种!现在玉米种植面积还大得很呢。”一听到扩种玉米的字眼,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张河村党支部书记张家祥直摇头。在他看来,无论是种植大户还是小农户,都要在把握市场动向的同时,还要看政府的导向,毕竟东三省等地的玉米体量还是很大,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也不高。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一边看着玉米期货走势图,一边对记者说,从2017年5月份玉米价格开始上涨,不到一年的时间,每吨价格涨了200元,平均每斤一毛钱,这对于农民而言确实是不小的收益。这一轮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国内改革政策的效应,另外也有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以及大豆价格上涨带来的联动效应。
“影响市场的随机因素太多,但总的来看,玉米市场的供求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库里还有很多玉米没有消化完,如果盲目扩种,风险很大。”李成贵说,而且中国期货市场对于现货市场影响很大,如果种得多,期货就会看空,很容易影响现货市场价格。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武认为,政府对于玉米调减有了部署,在玉米主要种植区应该对种植户进行合理引导,关键是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要因为短时间的价格波动而盲目扩种,以免造成损失。
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李天来认为,在目前没有较大幅度降低玉米生产成本的前提下,不宜盲目扩大播种面积。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林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副站长潘文道也认为,种植任何农作物都不要盲目跟风,因为一旦市场达到饱和,风险就比较大。虽说农产品主要靠市场调节,但市场也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其中就包括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所以建议农户不要看价格稍有抬头,就盲目扩种。
调减玉米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生态价值
“调减玉米不仅有经济意义,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龚胜生对记者说,“玉米耐寒耐瘠耐旱,多种植于山地,因而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就是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比如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在贵州省,这里正迎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全国人大代表、贵州六盘水市市长李刚说,革命有“破”才有“立”,“破”什么?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讲,首先就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这是贵州农业产业发展一个必须要经过的过程。
李刚告诉记者,贵州长期的玉米种植历史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在一个时期内满足了剧烈增长的人口数量对粮食的需要,另一个则是对西南地区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到上世纪80年代初,贵州的森林覆盖率降到12.4%,六盘水森林覆盖率最低只有8%,通过这些年退耕还林,到去年,六盘水森林覆盖率已经恢复到56.94%,如果放任玉米种植,必将对生态造成一定破坏。
另外,现在农村劳动力缺乏,靠老人和妇女一家一户种植玉米,效益非常低下,一些地方种植的玉米亩均收益才600元左右。因此,贵州调减玉米,是保护生态的需要,也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的需要。
实现差异化发展,让老百姓得到更多收益
张家祥认为,要想提高收益,还是要搞经济效益高的产品。如今,他所在的张河村全村土地都用来种植软籽石榴,效益非常可观。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介绍,贵州将以农村“三变”改革为抓手,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面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发展能力,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进程,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走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我们不拿自己的短处去搏别人的长处,我们要走产业化、差异化的路子。”李刚说,就比如猕猴桃、刺梨、早春茶,这是六盘水农产品的“新名片”。
如今,六盘水猕猴桃卖向世界各地,猕猴桃酒通过了美国认证后在美出售,一亩猕猴桃可以让农民赚2万元。刺梨做成了刺梨汁、刺梨含片甚至面膜,卖到了日本、韩国,种植一亩刺梨农民能赚400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