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部长:转基因是科学和法制问题

2018年,3月7日上午,农业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主题举行记者会。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潘显政回答了转基因产业化等问题。

有记者问到,按照“十三五计划”,中国将推进转基因玉米、大豆的产业化,目前农业部在批准新的转基因安全证书上有没有进展?另外,对于转基因进口安全证书的发放是不是越来越严?

▶ 潘显政回答:

是否准备批新的安全证书,实质上就是转基因的商业化推广问题,概括起来有三点:

第一,农业部对转基因的管理是明确的、一贯的,即严格按法律法规开展安全评价和管理,通过安全评价后才能获得证书。

第二,转基因商业化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的路线图来进行,首先是发展非食用的经济作物,比如棉花,其次是饲料作物和加工原料作物,再次是一般食用作物,最后是口粮作物。

第三、充分考虑产业需求,重点要解决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抗病抗虫、节水抗旱、高产优质等方面的瓶颈问题。

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也是按照以上三点来执行。目前只批准了棉花、番木瓜的商品化,没有批准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

第二个,涉及安全证书发放问题,对于贸易商的进口安全证书的审批和发放政策,没有调整,依据法规科学审批,审批标准、程序、时间都没有变。至于有些公司没有获得审批,是由于相关审批材料没有通过专家评审,符合要求的申请都是正常发放安全证书的。

▶ 关于转基因问题,韩长赋补充到:

转基因问题说到底是个科学问题、法制问题,安全不安全,应该由科学来评价,能不能种,由法规处理,食用不食用,由消费者来选择。

此外,韩长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还提及了“塑料大米”的流言问题,

韩长赋表示,“塑料大米,闻所未闻,绝无此事。”


食谈君点评


从农业部发言人的回应来看,应该说“十三五”中关于转基因商业化的目标在“按计划”推进。发言人提到了转基因商业化的三点原则,前两点大家已经较为熟知,第三点关于“产业需求”的说明,进一步解释了中国转基因商业化的背景和“节奏”。从这三个原则看,转基因抗虫玉米是符合商业化的前提条件的,但是具体推广时间点未知。

韩长赋部长关于转基因的补充回答,非常精炼,是对当前转基因局面、舆论环境非常好的概述。即转基因能不能吃,应该是科学说了算,这是转基因问题的“基石”;而种不种,是管理问题,是基于科学评价再加上其它产业政策因素的综合考虑;至于转基因食品消费者“吃不吃”,是个消费选择问题。目前,中国的转基因食品实行强制标识制度,消费者是有选择权的。

韩长赋部长的言外之意,是希望各方在参与转基因讨论时,要明确层次、界线和逻辑,不要把不同问题混为一谈,不应越界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