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迎来新春天:创新中国“赢”接全球挑战

创新迎来新春天:创新中国“赢”接全球挑战

■本报见习记者 高雅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慧眼”卫星遨游太空、C919大型客机飞上蓝天、首艘国产航母下水、“海翼”号滑翔机完成深海观测、复兴号列车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充分展示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活力。

“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在“三步走”科技强国目标的指引下,我国科技创新迎来了新的春天。

牵住基础科研的“牛鼻子”

如果说科技创新是发展的引擎,那么基础科学研究就是引擎的“启动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断增强。

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与科技相关的政策先后出台,“三步走”的科技强国目标付诸实施,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找到了新坐标。

中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已从2012年的52.2%升至2017年的57.5%,国家创新能力国际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出台,据统计,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经费投入从2011年的411.8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822.9亿元。

在此背景下,中国科学家对科学“无人区”的探索和发现正逐渐成为“新常态”。例如,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诞生,中国科学家潘建伟被英国《自然》杂志评选为2017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一,“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取得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创新成果……

中国科技创新逐渐进入“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新阶段”,但原始创新能力依然较弱,基础研究的“牛鼻子”要怎么牵?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说:“国家要在政策上对基础科学研究给予稳定支持。”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丁奎岭表示:“原始创新不能一蹴而就,要摒弃浮躁的心态,做好积累,在学科深挖方面下功夫,要学会到科学‘无人区’、学科交叉领域探索。”

让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坐着高铁点外卖,手机支付走遍天下,130多万台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在基层医疗机构示范应用服务的人群达4.5亿……科技创新成果正在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到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都旨在打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调动科技创新的新动能。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纳米科技经济’应该是在未来五年、十年发力的一个重点。”赵宇亮联合其他数十位代表委员,提出从国家层面把纳米科学技术过去30年的积累变成能够真正推动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中国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全国4000多个众创空间、3000多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400多个企业加速器,以及19个国家自创区和156个国家高新区,形成了一个日趋完善的创业孵化生态链条。

“政策有了,但如何更深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依然是个问题,这也导致目前缺乏更多、更好的转移转化成果。”全国人大代表、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指出。

作为科技国家队的“火车头”,中科院在不断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创新方法。在西安,一批“硬科技”创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其背后的“推手”正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发起的中科创星企业孵化器平台。被称为“西光所模式”的产学研一体化经验激活了双创领域的“一池春水”。

数据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社会企业新增销售收入1.7万亿元、利税2289亿元;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收入1.7万亿元,上缴税金450多亿元。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

在世界科技创新的角逐中,人才始终是进步的“主力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了人才的重要性。

在这样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中国没有等待也没有懈怠,出台了多项为“科研人员松绑”的重大举措——推出《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让“打酱油的钱也可以买醋”;印发《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千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对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予以引进、培养。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科技人员获得感大大增强;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加速布局。

为了“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中科院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推出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

上海有机所是中科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如何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上”,一直是丁奎岭思考的问题。他说:“对于优秀的青年人才,要坚持‘高标准、不唯标准’。”在这样的思路下,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才俊在上海有机所这块沃土上生根、开花,结出了丰硕的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科学报》 (2018-03-05 第1版 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