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虫棉和三系抗虫棉的发展浅谈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2012-02-27, 作者:郭三堆、张锐、周焘
2012年2月1日,《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由新华社授权发布了,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央发布的第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而今年的一号文件,着重强调的就是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在仔细研读文件后,我们倍感振奋。
农业、科技、创新这三个关键字在文件中反复出现,而这不正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的核心内容吗?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从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看,中央始终将其作为立国之本。然而究竟如何推动农业大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物质需求呢?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科技创新是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源动力。转基因抗虫棉和三系抗虫棉的发展历程,正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最好注释之一。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大面积爆发的棉铃虫灾害,导致棉花产量急剧降低、植棉面积大幅度减少,农民的植棉积极性降至最低点,棉花和纺织行业发展前景堪忧。与此同时,植物生物技术的发展已为通过基因工程解决棉铃虫问题指明了道路,美国率先培育成功转基因抗虫棉,正进行田间试验。为了争取主动,以防将来受制于人,我国也适时地启动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研制工作,并通过 “863”等项目对该研究予以资助,经过全国不同院所科研人员的大力合作,获得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这一重大创新性科技成果,在该领域成功打破了美国企业的垄断。之后,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又不断创新,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转融合基因抗虫棉、三系杂交抗虫棉等原创性成果相继涌现,使我国在转基因棉花研究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科研的国际竞争力。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生产,保障和促进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转基因抗虫棉和其后的双价抗虫棉研制成功之后,全国农业科研战线通力合作,将国产单、双价抗虫基因转入优秀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培育出一大批性状优异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使我国70%以上的棉田种上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棉花品种,不再受国外企业的控制,每年棉花种植面积得以稳定在7500万亩左右,棉花的总产量得以维持在550万吨左右,为我国植棉业和棉纺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2011年,通过审定的国产抗虫棉品种接近300个,其中半数左右的品种通过了国家审定;国产抗虫棉累计推广面积4.34亿亩,按每亩地节约使用农药0.5公斤,增收节支140元计,累计减少农药使用2.17亿公斤,实现社会经济效益607亿元。同时,棉农的劳动强度和防治成本显著下降,棉农中毒事件降低了70%到80%,棉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而我们在2005年率先研制成功的三系抗虫棉,则是在双价和融合抗虫棉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原始创新,能比常规抗虫棉增产25%以上,比常规杂交棉制种产量提高20%、制种效率提高40%、制种成本降低60%以上、制种纯度可达100%、适宜大规模化制种并能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和改善品质,对于我国农业增产增收、提高有限农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意义。截止2011年,三系抗虫棉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超过450万亩。按照单位面积增产、减少购种成本等核算,种植三系抗虫棉可新增的直接经济效益约为每亩280元,因此,三系抗虫棉的推广应用已累计产生12.6亿元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我们希望国家通过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能够扩大农业科研院所在招生和职称等方面的自主权,这样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能够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经费支持,改善和增强农业科技创新的硬件条件。稳定、充足的经费和优秀的人才,将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障。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不仅将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还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重点、机制和条件这几个方面合理布局,为农业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特别是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机制、分类评价机制和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等让我们这些从事应用基础和公益性应用研究为主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吃了定心丸,使我们能更加潜心于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加快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