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水稻萜类代谢调控新型湿敏雄性不育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高等植物的花粉粒具有一层坚硬的花粉外壁,由外层和内层组成,填充在两层之间的物质称为花粉包被。花粉包被在防止花粉粒干燥、保护花粉粒免受机械损伤和病原菌侵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界中,花粉壁发育不良和缺少花粉包被的植株表现出育性明显下降。因此,研究花粉包被的形成机制,对于发现作物杂交育种和制种所需的优良雄性不育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漆小泉研究组长期从事植物萜类代谢的研究,在前期研究中已鉴定出多条植物二萜和三萜代谢途径。在近期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水稻三萜合酶OsOSC12/OsPTS1能够催化2,3-环氧鲨烯产生一种二环三萜化合物“禾谷绒毡醇”。缺失OsOSC12/OsPTS1功能的水稻植株所产生的花粉粒,其花粉包被的组成成分明显减少,花粉粒得不到有效保护而迅速失水。这种突变体在湿度低于60%的环境中表现为不育,而在湿度高于80%的环境中则表现为完全可育,是一种新型的湿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材料。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与正常植株相比,突变体的花粉包被中棕榈酸和亚麻酸的含量明显降低,并且完全缺少硬脂酸;对突变体的花粉粒补充棕榈酸和亚麻酸后能够有效防止花粉粒过度失水,由此表明,花粉包被缺乏这三种脂肪酸是导致花粉粒迅速失水的主要原因。考虑到OsOSC12/OsPTS1普遍存在于禾本科植物中,现已发现该基因在玉米、小麦和大麦的花药中表达,并检测“禾谷绒毡醇”存在,预示了禾本科植物中存在类似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OsOSC12/OsPTS1在水稻花粉包被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深入了解花粉包被的形成机制和保水机理奠定了基础。同时,研究获得了水稻湿度敏感型雄性不育系,是继早期发现的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材料之后的又一种条件雄性不育材料。由于早期发现的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的育性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或光照,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新型不育系的育性只受扬花期环境湿度的影响,可在夏季干旱少雨的地区配制杂种,从而突破目前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地域限制。此外,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望获得多种禾本科作物的湿敏雄性不育材料,开创作物两系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新篇章。

该研究成果于2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刊物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漆小泉研究组副研究员薛哲勇、毕业博士生徐霞、博士研究生周媛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漆小泉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973计划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3048-8

(分子生理实验室供稿)

三萜代谢途径调控花粉包被形成及水稻湿敏雄性不育。

A、禾谷绒毡醇合酶(OsOSC12/OsPTS1)引导的代谢途径调控花粉外壁中脂肪酸积累的模式图(花药发育第9-12时期)。B、湿敏雄性不育突变体(E157)在干燥和高湿环境中的结实稻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