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建促和谐 以创新谋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始终以创新文化建设为抓手,坚持将研究所中心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至今已连续八届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2017年,获得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一、领导重视、完善机制,推进“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
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制。成立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所长、党委书记任组长,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创建工作格局。
明确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创建责任。每年所党委都专题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制定创建规划,使创建工作目标清晰,责任明确。创建期内组织编印《文明单位创建手册》,把与创建工作相关、应人人知晓的内容都编进去,发至每个职工,确保文明单位创建知晓率100%。
强化督查,健全监督机制。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评。每两年一次接受上海市民巡防团组织的文明单位创建第三方检查考核。
二、规范内部管理,营造和谐友善的内部关系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强化学习,完善教育机制。通过“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使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党性教育和锻炼。开展“树新风正气,促和谐发展”主题教育、“一流研究所建设与发展”大讨论和“岗位建新功,党员见行动”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提升正气、朝气、才气、锐气、大气。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我所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内生活制度建设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 “三会一课”和谈心谈话等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成为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大熔炉”,成为纯洁党风的“净化器”。
实行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认真执行职代会制度,凡涉及单位的重大决策和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均提交职代会审议。畅通群众意见诉讼渠道,常年放置意见箱,开通书记信箱,及时处理回复来信,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被评为上海市民主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三、弘扬道德风尚,形成见贤思齐良好氛围
积极倡导良好科研道德和学风。坚持教育引导,发出“弘扬科学道德,加强学风建设”倡议书,大力宣传治学典范和明德楷模,进行学术不端行为的警示教育。加强制度规范,研究制订并根据情况变化不断细化科研人员道德规范,完善科研绩效评价制度,完善学术平等机制,支持学术争鸣,保护不同意见,激励科技工作者敢于质疑,乐于创新。
持续深入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参加上海市民修身行动,开展“除陋习、有素养、行文明”活动,举办道德 “大讲堂”,开展“寻找最美科技工作者”“寻找美丽家庭”“家规家训家风建设”等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涵养文化,打造上海兽医所精神。紧紧围绕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以研究所更名和新所区建成为契机,重新确定发展定位,重塑发展自信,形成强大的发展气势,让“一流国家队”成为研究所深入骨髓的责任和光荣使命。开展标识文化、走廊文化、园区文化、团队文化建设,倡导潜心科研、献身“三农”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全所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的良好局面。
四、推进同创共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创造良好社会声誉
在组织层面,研究所是社区党建、精神文明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青少年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先后与街道、居委、学校等6家单位签订了同创共建协议。通过区域党建的网络,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的为纽带,实现了互通、互动、互补。
在活动层面,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和职工志愿者队伍,组织“学雷锋·为民服务日”“送知识进学校”“科学养宠进社区”等主题实践活动。2006年起,要求每个党员、处级干部到所在居委报到、挂号,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好事、实事。
在社会公益层面,积极参与义务献血、捐资助学、结对帮扶工作。专门辟出近80平方米楼面、投入100多万元经费建成寄生虫标本馆,成为大学生实习基地、上海市闵行区科普教育基地、闵行区干部教育培训基地、中小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实践基地,每年接待300多人次中小学生、居民和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赢得了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