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育种之我遐想

抗病育种之我遐想,和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遐想等,还是从几天前我看了河南周口王世刚老师写的一篇题为《2017年河南省预 审通过的小麦品种之“相”》的博 文说起。

王世刚老师写这个博文的意 图我理解是想要通过有较详尽性状描述资料的预*审品种表现,摸摸在河南能审定品种究竟该是啥样?或者说,究竟什么样的品种才能够通过预试?或审定能过?最终明确这些品种类型所具有的“相”是啥样?王老师调查样本的来源是刚刚通过河南省小麦品种预 审的34个半冬性品种。王老师一共统计的性状表现有近40项。我是在看这些品种抗病性表现和结合王老师的统计数据后才有的遐想,想要说是瞎想也行啊!反正是有点不太靠谱的想法。

34个半冬性小麦品种,条锈病的表现和统计数据为:高抗的占8.8%,中抗的占29.4%,中感的占61.8%。没有高感的原因是高感品种在河南品种审定中是“一 票 否 决”的。叶锈病的表现和统计数据为:中感52.9%,高感47.1%,没有中抗、高抗材料。白粉病的表现和统计数据为:中抗占11.8%,中感占88.2%,没有出现搞抗、高感材料。纹枯病的表现和统计数据为:中感占73.5%,高感占26.5%,没有抗的材料。赤霉病的表现和统计数据为:除一个品种中感外,33个都是高感。

看过这样的数据我们马上会有一个看法,就是:品种的抗病性不行啊!这样看,我们期望的、追求的综合抗病性好的品种更应该是没有几个!

由此,问题出来了:1、如此的高感、中感之多,它们为什么预 审还能够通过?生产上如何看待这样的品种?2、如此的高感、中感之多,育种家干什么去了,难道他们不知道配置一些抗病组合、选择一些抗病类型?3、抗病育种如此之难,究竟难在了那里?接下来该如何解决?

我们先说第一个问题:如此的高感、中感之多,它们为什么预 审还能够通过?生产上如何看待这样的品种?

首先说,不同的的小麦种植区域主要的病害类型不同,危 害程度和表现也有不同。一般情况下,各个地区会将本地区对小麦危 害ZUI大、且防治效 果不明显、甚至还有次生危 害的病害定为主要病害来对待,通常有我们常见的感病或高感“一票否决”的规定等。对于大多数病害,就如河南省的标准一样,只要不是全部的高感就可以了。而相对于像河北、山西等一些不易发生病 害的地区或所对应的病 害等,由于即使是发生一些病 害,也对粮食产量和品质构不成较明显的影响,这样大都对病 害没有具体的要求。特别该指出的是,在小麦赤霉病高 发区,由于小麦赤霉病的特殊性,所以对品种的抗病性或耐 病性会有较严格的要求,不论是育种、品种审定还是生产都必须遵 从。

生产上看待这些对某些病 害高感的品种还要从生产的实际出发。品种的抗病性鉴定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接种诱 发的,一般菌种的致病力是较强的,环境条件是有利于发病的,这样情形下的高感往往与我们生产实际有一定的出入,所以即使是高感的品种也不一定就连年发病很重、重到影响小麦产量。当然,遇到病害高发的年份,还是会有一些影响的,这时只要生产上做到积极防 治,大多数的病 害还是可以被控 制在一定的影 响范 围之内的。

第二个问题:育种家干什么去了,难道他们不知道配置一些抗病组合、选择一些抗病类型?

很多时候育种家是被冤 枉的!冤 枉就冤 枉在了育种家们对这些病害的抗源材料搜集了、抗病组合也配置了、组合后代也选择了……但没有选择出抗病品种。育种家们很少有不注重材料抗病性的!

育种中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同一个抗病组合,其后代个体中感病类型在病害对产量影响不大时,这样的感病类型的产量水平要明显高于那些抗病的类型,甚至是抗的越明显,产量水平就越低!这就是我们今天很多推广品种和新审定品种综合抗病性大多都不好的原因之一。更进一步说,育种家们还都好挖 空 心 思去搜罗一些据说是“很棒”、“很新鲜”的抗源材料来用呢!而其结果是这一类的材料用到组合里,最终后代的产量表现更糟!不信,您可以查看一下育种家们的育种材料记载本。

说第三个问题:抗病育种如此之难,究竟难在了那里?接下来该如何解决这些难?

我们聊解决这个“难”的问题首先要知道抗病育种为什么会难?

从解放前蔡旭先生从美国带回的抗小麦条锈病抗源的利用和后来不论是从前苏 联还是罗 马 尼 亚引进的“洛类”-1BL/1RS抗源后代育成的大量成功品种看,抗病基因所在其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这个抗病基因与谁、或单独交换形式是决定其杂交组合后代能否育种高产抗病品种的关键。

我肯这样说,是基于先看了盖红梅老师等于2012年前后撰写并发表的《鲁麦14对山东新选育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论文和将要发表、由乔玲、 刘成、 赵佳佳、 郑兴卫、 尚保华、 乔麟轶、 盖红梅、 安林利、郑军、 张建诚等所写、在上篇论文基础上更深层的论文:《我国小麦优质骨干亲本临汾5064及其衍生后代遗传解析》后才这么想、肯这样说的。

论文:《我国小麦优质骨干亲本临汾5064及其衍生后代遗传解析》又一次强 化了“大片段”个感 念,还谈到了“单元型区段”等更多新概 念。这些我不是很懂,但大致的意思我明白,就是说,像“洛类”-1BL/1RS抗源基因应该是存在于与丰产性和适应性等与产量相关基因同一个“大片段”上。交换时,不是某一个基因的单独交换,而是(抗病基因)与这些我们想要的众多基因(优异基因簇)“打包”进行交换的,实现了区段遗传效应。鲁麦14对山东新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贡献也是这个意思,所以这样的材料或资源容易利用、育成品种多而容易。相反,那些不好利用的抗源就好解释啦——它们应该是和一些较烂的基因捆 绑在一起、或有单独交换的可能。这样其杂交组合后代是抗病了,但其它“烂的”性状也跟着来了;或由于单独(基因或“小片段”)的交换,使得后代性状或抗病性玩 命分离。

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解决起来就容易了。对于那些已经肯定而又不好利用的“新”抗源,结合现在正迅速发展完善的生物技术,将抗病基因导到某一个好的“大片段”或含有“大片段”品种中,我们育种人就可以“打包”用这些抗源材料了,最终的结果就如同利用“洛类”和鲁麦14一样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