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小麦和小麦育种相关的——胡 思 乱 想

几天前,河南周口的王世刚老师写了一篇题为《2017年河南省预 审通过的小麦品种之“相”》的博文。王老师这个博文的意 图我理解是想要通过有较详尽叙述资料的预*审品种表现,摸摸在河南能审*定有一定代表性品种究竟啥样,或者说什么样的品种能够通过预试?或审*定能过?最终明确,这种类型品种的“相”是啥样。王老师调*查了34个品种,性状表现有近40项。其数据不少,有一定的代 表 性和说服力。我们也从中看到了王老师的辛苦与耐心,其中不少的归纳值得我们琢磨借鉴。

下边就是王老师的归纳:《能通 过 审 定的半冬性品种的特征特性(中等标准)》——中熟或中早熟,幼苗半匍匐或半直立,长势壮或较壮,叶片窄长或宽短,绿色或略浅,抗寒性中等以上,分蘖力强或中等,成穗率中等以上。早春发育正常或略快,起*身拔节早,两 极 分 化快,抽穗早,抗 倒春寒能力中等以上。后期耐高温,熟相好……

从王老师较为详细的归纳中,我们稍有经验的人能够将王老师所表达的各种性状表现按照一种实际的表现模*式在脑海里呈现,而大多数人还是将理解停留在了对王老师所用文字的理解上,很难有具体的“影 像”在他们自我脑海里呈现,虽然王老师已经花费了大量心血和描述。

而“影 像”的呈现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的,掌握起来也不是很容易。但当没有这个“影 像”呈现时,我们自我的感官理解或认识就会淡 化,认识好材料、利用好材料,甚至是选择好材料等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我们都知道,小麦育种周期性较长,育种需要掌握的东西繁*杂,一不留神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就过去了,摊开手时发现还什么都没有呢!这对于不少的年轻人和一些有较高学历但实践经验较缺*乏的育种爱好者来说,是很残 酷的一件事儿,甚至有不少的发挥都被阻 止在了这里。那么有没有较好的方法来缩短这个感*性认识过程或者说是尽快补齐这个育种中的“短*板”呢?我想应该有!有就有在它出于倪中福老师一年前的一些想法上。

他具体的想法如下:

建立一个黄淮区域近几个历 史 阶 段、或不同小麦生产时期有代 表 性小麦品种或育种材料的认知园。

认知园的品种和材料按照小区种植,不同时期有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影 像资 料 采 集。譬如说什么叫做幼苗的直立或半匍匐、什么样的淡绿和浓绿颜色的区别、分蘖多和少的具体表现、两 级 分 化的具体表现,还包括株型、叶型叶姿和熟相,等、等等,最终可以出版一个品种+不同时期的各种性状+区别的影 集资料。

“认知园”的品种组成可以由一些创造过辉 煌、又有基本特点的品种组成,类型有代 表 性为好!譬如说山东的品种或材料:济南2号、泰山一号,烟农15、鲁麦13、鲁麦14,和济南17、济麦22等;河南的品种或材料有:豫麦13、百农3217、矮早781,温6,周麦16、周麦22、矮抗58,新麦26,特别是卖了1290的周麦36等;甚至还可以拿一些像碧蚂4号,1817、农大183和农大139,洛夫林、矮孟牛、早洋麦等一类教科书中反复提到过的品种或材料来展示比较一下……这些都属于“认知园”的内容范*畴。

“认知园”要让我们掌握和很直接就能看到的内容除了包括就是王老师在《能通过审*定的半冬性品种的特征特性(中等标准)》外,还要有不同的群体结构合不同的产量水平结构等的展示。也就是说,类型中,有群 体大的、群 体小的;有产量高的、也有产量低的群 体模式;有两 级 分 化快的,也有慢慢腾腾的;有植株表现较紧凑、叶片挺直上举的清秀类型,也有披头散发,甚至是大叶披捶型;有落黄好,说明根系也活力hao的、也有熟相差偏早shuai的类型,特别还有了我们常说到的“丰相”、“丰产相”的具体表现等。这些性状描述或词汇我们多见的是文字,用典型的品种或类型来直观的展示还不多,或许通过这些展示,我们会从一些认知到感性东西的自我定型会有一个快速的提升,更会通过同一地区从品种类型或“相”上的变迁找出有点规律性的东西,然后我们再去解释为什么“幼苗半匍匐或半直立,长势壮或较壮”这样的类型在河南适应?它们与什么相关?为什么就是我们选择幼苗XI性标准?……

我认为,王老师这个统计、归纳和总结是为我们开阔思路打开了一个缺口,我们顺着这个“缺口”进去,就会脚步不停,就会有更多的思路和发现,最终将理想的“相”在我们脑海里定格,并伴有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