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卢艳丽:不爱麻将爱玉米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卢艳丽:不爱麻将爱玉米

玉米是人类最为关键的农作物之一,它不仅是我们的基本食物来源和动物的主要饲料原料,从面包到软饮、从鞋油到牙膏,众多生活必需品的加工也都离不开玉米。近年来,利用玉米制取燃料乙醇,更成为了新能源开发的一大趋势。“如今人类迫切需要提高玉米的种植面积和单位产量,以满足全世界对食物、饲料、能源及工业原料不断增长的需求。”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所长卢艳丽说。而这也正是她的科研使命。

“2016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3676万公顷,总产量21955万吨,就种植面积而言,玉米已经超越水稻,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四川所处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玉米第三大产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15%,但是单产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卢艳丽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西南玉米生态区非常复杂,其跨度大、海拔变化大,玉米从早熟到极晚熟都有分布,其中以中晚熟品种占主体,同时广西和贵州地区还有部分人口以玉米为主食,因此长期以来,西南玉米的供需矛盾一直比较突出。

既然北方玉米“膀大腰圆”,我们能否“北玉南种”呢?很遗憾,正如“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玉米品种的选育也必须因地制宜。为了让玉米适应阴雨寡照的气候和土壤贫瘠的山地,卢艳丽在玉米抗逆基因资源发掘与分子育种领域一干就是10多年,发掘了ZmARF31、ZmWRKY30等一批玉米抗逆新基因和SNP/InDel分子标记,培育了优良新自交系4个、突破性杂交玉米新品种10个,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这些抗逆基因到底有什么点石成金的魔力?卢艳丽娓娓道来,“有的基因能让玉米根系的侧根生长得更发达,有的是让玉米的主根吸收水分的能力增强,还有的则能让玉米遭遇干旱时提前开花……不同的基因具备不同的功能,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把这些基因整合到玉米的基因组中,并通过分子标记筛选,确保这些基因能够发挥它的抗性作用,从而帮助玉米抵抗土壤干旱、营养贫瘠等逆境胁迫。”

别看卢艳丽说得轻巧,要知道,玉米有多达10对染色体、约3.2万个基因、23亿个碱基,是人类已测序的基因数量最多的植物之一。海量的遗传数据带来了庞大而繁琐的工作量,但更令人崩溃的还有不可捉摸的环境和天气。“我们搞科研其实和农民耕种没什么两样,天天泡在田间地头,也得靠天吃饭。”卢艳丽嗔怪道,“遇到糟糕的天气,可能导致鉴定结果的不准确,遇到严酷的干旱,还可能颗粒无收。”

尽管嘴上笑称自己和农民没什么两样,但卢艳丽心里丝毫没有怀疑过辛勤躬耕的价值和意义,这一点,她深受恩师荣廷昭院士的影响。“荣老师是玉米所的奠基人,他从事玉米研究已经50多年了,春去秋来田间地头从来没有间断过,我读硕士时他就70多岁了,炎炎夏日还在田间给我们讲试验课,如今已经80岁高龄的他仍然坚持下地,实地察看玉米的状况,并对我们的试验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科学和农业事业,并且为人处事不骄不躁、谦逊低调,他是我终生学习的榜样。”卢艳丽满怀感激地回忆道。如今的她,已经继承荣老师的衣钵,成为了迄今为止玉米所最年轻的所长。

也许在旁人眼里,“种玉米”很难和“搞科研”划上等号,但80后川妹子卢艳丽用自己的坚持告诉我们:科研既可以非常“高大上”,也可以非常“接地气”,不论“高大上”还是“接地气”,科研的精神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像我们四川人打麻将,永不言败、推倒再来、血战到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