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历程
农业科技园区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200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肯定了各地农业科技园区的实践成果,并明确指出“要抓紧建设科学园区,并制定扶持政策”。2001年,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将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列为其中一项重大科技行动,并正式纳入了《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01—2007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入试点建设阶段。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的要求,科技部会同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农业银行等部门成立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部际协调指导小组,组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办公室,制定发布《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和管理办法(试行)》,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启动第一、第二批共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其中东部地区12个,中部地区11个,西部地区13个。获批园区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收益”的原则,逐渐形成政府主办、企业主办、科研单位和政府、企业合办等多种园区建设与管理模式。
2008—2011年,国家农业园区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经过多年发展,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尤其在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生产及新型产业培育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08年,科技部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评价验收规范》对第一、第二批的38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进行了验收,并正式授牌;2010年和2011年启动第三批、第四批3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工作,标志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工作已经从试点建设转向全面推进阶段。
2012年至今,国家农业园区进入创新发展阶段。依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科技部明确提出实施“一城两区百园工程”(简称121工程),启动建设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杨凌国家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以及120个左右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前,北京农科城现代高端农业、现代服务业等建设已初具规模;第五批4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经审批,获批园区总数达118个;组建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