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玉米成为“大豆第二”
由于国内大豆生产难以满足养殖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强劲需求,近年进口大豆数量剧增,以致国内市场基本为国外所控制,这一教训极为深刻,发人深思。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再次敲响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警钟。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当前,一个更须高度关注的问题是:作为三大谷物之首的玉米能不能基本自给?会不会成为“大豆第二”?
玉米缺口
近年我国玉米生产保持波动性增长态势,2012年总产已达到2亿吨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拉动,饲料用粮刚性增长,工业加工用粮快速发展,玉米供不应求的矛盾十分突出,玉米进口已呈逐年递增,难以遏制之势。
未来中国玉米缺口究竟有多大?至今缺乏权威的统计分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预测,今后国内玉米需求将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而玉米单产增速仅为2.2%。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有专家提出,国际上衡量畜牧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指标之一是玉米的人均占有量。中国玉米人均占有量从2008年的126.4公斤已增至2011年的140公斤,2015年后将很快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约为207公斤。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5亿,如以人均占有量200公斤计算,届时玉米需求总量将达2.9亿吨,而我国目前玉米产量尚不足2.1亿吨。据此推算,中国未来可能出现数千万吨的缺口。
尽管该报告对我国玉米生产潜力缺乏全面和深入的分析,但确有很大的警示作用。国内近年玉米总产虽然逐步增加,但靠的是挤占其他作物种植面积而非本身单产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未来我国继续扩大玉米耕地面积已无可能,若要填补或缩小玉米供求的缺口,实现玉米自给,唯有通过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产,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保障粮食安全,避免重蹈大豆进口覆辙所面对的最大挑战。
科技支撑是根本
作物单产水平是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玉米平均单产约380公斤/亩,仅为美国的60%,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提高玉米单产要采取包括基础设施与耕作方式改善、良种选育、土肥管理等综合农技措施,但是,10年来国内玉米单产年均增长缓慢,说明仅仅依靠传统技术难以突破发展的技术瓶颈、短期内无法实现玉米单产的大幅度提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当前值得关注的是多种新兴技术,特别是转基因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例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玉米单产约为400公斤/亩,但以后大力推进抗虫、抗除草剂玉米商业化育种,主要通过转基因、分子标记,以及双单倍体(DH)等先进手段与杂交技术紧密结合,仅用不到20年时间玉米单产提高近50%,现已超过600公斤/亩。
又如发展中国家阿根廷,该国多年坚持推进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平均单产已由1995~1999年间的342公斤/亩提高到2005~2009年间的471公斤/亩,15年间提高了38%;过去10年,总产翻了一番。实践证明,发展生物育种,加强科技支撑,可以较快提高玉米产量。
推进自主研发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选育》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大大增强了我国玉米的科技支撑能力,加快了新品种研发进程。例如,植酸酶玉米因可以降低环境中磷污染40%和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30%而受到广泛关注。
此外,国内还分别自主研发了可与国外同类产品抗衡的抗虫和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保障玉米增产、降低农药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改进耕作方式等综合效益。上述产品均依据相关法规进行了科学、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分别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或允许进行生产试验,其环境与食用安全性完全能够得到保障。
上述转基因玉米品系多已进行技术转让,或将成为国内种子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开发的良机。
如果我国不愿大量进口玉米,不让玉米成为“大豆第二”,那只有下决心加快转基因玉米自主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这不仅是战略的选择,也是务实的考量。
如果从现在开始积极推进,抗虫、抗除草剂玉米也有可能在“十三五”期间进入产业开发阶段,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2020年可达到较大应用规模。
据保守估计,玉米单产若能提高20%,总产年增可达4000万吨以上,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将有望得到有效缓解。(生物谷Bioon.com)
(责任lishu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