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水稻院士卢永根感动中国
68年前,一名年轻人放弃他在香港的优越生活,回到广州投身新中国的建设。
68年来,他成长为著作等身,载誉无数的科学大家。
如今,他捐献出自己和夫人的全部积蓄880多万元,为耕耘一生的教育事业奉献所有。
他说“党培养了我,将个人财产还给国家,是作最后的贡献。”
他就是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
卢永根院士为农业、为教育、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事迹打动了无数的人,2017年12月25日,央视网公布了“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22位候选人名单,卢永根院士成功入围。网络投票工作已于今日起全面启动,截止目前,卢永根院士已经获得超过13万投票,在所有候选人中投票数排名第一。
即日起至2018年1月24日,所有人可登录“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评选”网站(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为卢永根院士投票。
不做香港贵公子
做农业科研排头兵
卢永根是跟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老一辈科学家,研究领域是关乎亿万国人吃饭问题的水稻遗传。
在成为新中国一名农业科研人员之前,卢永根是一名香港中产家庭的富贵公子,拥有在当时看来非常优越的生活条件。
卢永根祖籍广东花县,即如今的广州市花都区。其祖父幼年家贫,辗转至香港谋生,先在一家海味店当伙计。因为为人诚实勤劳,在香港得以立足,并逐渐富裕。卢永根的父亲卢国棉是一家英国律师行的高级职员,家境已颇为殷实。
1930年,卢永根出生于香港,在这个典型的中产家庭中排行第四。1941年,香港被日军占领,卢永根等几位儿女回到老家的乡下避难。但广东花都当时也属于沦陷区,不仅三天两头有日军到乡下来骚扰、很不安宁,而且那里的物质生活也非常贫乏。和之前在香港的生活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卢永根亲眼目睹日军凶残,也体会到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体会到当亡国奴的苦楚,他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初中时期,有两种学校可供他选择:一是上英文书院继续接受英式教育,另一是上中文书院。民族意识已经觉醒的卢永根没有遵照父亲的意愿继续读英文书院,而是自己选择了岭英中学。
在岭英中学,卢永根碰到了思想进步的语文老师林莽中(萧野),并经他介绍到香港培侨中学读高中。 1947年12月,卢永根加入了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同志会”,并积极开展地下活动。1949年8月9日,年轻的卢永根在香港加入了中共地下党。
在高中即将毕业的时候,党组织通知卢永根,高中毕业后他可能有三种去向:一是直接投身解放事业,回内地打游击;二是继续留在香港升学或工作;三是回内地,继续学习。经反复研究,党组织决定安排卢永根回内地,到岭南大学读书和从事革命工作,到广州去迎接解放。
就这样,一位自小接受英式教育的“香港仔”成为了年轻的革命者,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到私立岭南大学去学习。
1949年8月,卢永根按照组织上的安排,顺利考入私立岭南大学医学院,同时领导着岭南大学的地下学联工作。之后不久,因承担社会工作过于繁忙,而医学院的课程又过于繁重,卢永根转入了课业负担稍轻的农学院,自此开始接触到自己一生的研究事业——农学。
1952年11月,全国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华南农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前身),卢永根也随之成为华南农学院大四的学生。
在华南农学院里,卢永根认识了原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丁颖教授。丁颖早年留学日本学农,回国后在广州从事稻作研究,被誉为“中国稻作学之父”。卢永根因此和水稻遗传研究结缘,师从丁颖,开启一生水稻研究之路。
收集水稻种质资源过万份
为中国水稻研究奉献一生
1953年,卢永根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长期从事水稻遗传研究工作。
丁颖多年以来一直希望进行的全国范围内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技术考察,卢永根成为本项研究最重要的参与者。甚至,在有些丁颖无法亲自参与的时候,由卢永根来代替他完成了部分工作。
这项被称为“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研究”的项目,给年轻的卢永根奠定了一生的研究基础。他亲随丁颖,奔赴内蒙古河套、宁夏、甘肃、新疆以及陕西西部和陕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一方面聆听丁颖先生的教诲,一方面也考察了各地的水稻品种、性状、栽培方法等。正是因为亲历过这些考察,结合他惊人的记忆力,卢永根对全国各地的水稻品种有了充分的了解,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起了巨大的数据库。对于全国各地的水稻品种和性状,他都如数家珍。调研的同时,卢永根也收集到各地不同的稻种。这些积累,成为我国水稻遗传育种重要的基础性资源。
1964年,丁颖逝世,卢永根回到华南农学院,继续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带回丁颖院士生前收集的七千多份稻种,成为华南农学院开展水稻育种最宝贵的资源。许多珍贵的稻种,都是他带着学生翻山越岭一株一株找回来。
2001年,听说广东佛冈一处山顶有野生稻,已70多岁高龄的卢永根亲自出发寻找。山上无路,布满荆棘。到半山腰,卢永根已体力不支,但他坚持要去现场,学生们只好架着他慢慢往上爬。据他的学生刘向东介绍,这个种质资源库,不仅学校的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也开放给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后来逐渐扩充到一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是我国水稻种质资源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的重要宝库之一。
卢永根协助他的老师丁颖开展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研究,主持总结该项工作并参加撰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专著(科学出版社,1978)。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取得了进展。特别是他和他的助手张桂权教授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和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卢永根迄今已出版专著2部(同别人合作),译著1部,在国内外发表科学论文160多篇。近5年,卢永根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3个,累计推广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
对自己节俭
对教育慷慨
“可以说,到去年生病住院之前,老师都没有脱离科研一线。”卢永根的学生刘向东说。
今年3月。当时,卢永根撑着孱弱病躯,在徐雪宾的陪伴下,把一生积蓄880多万元,一笔又一笔地转入华农教育发展基金会账户,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这是华农建校108年来最大一笔个人捐款。
卢永根叮嘱说,这笔捐款要用于奖励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嘉奖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资助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前来讲学交流。
880万元,是卢永根一生的节约的所有积蓄。“880多万从哪里来?其实也很简单。这是夫妻两人数十年来共同的积蓄,基本都是工资。他们两位平时生活非常简朴,房子也只有一套,平时很少花钱。”卢永根的秘书赵杏娟说。
“很多人不知道,在卢老慷慨捐赠的背后,是近乎苛刻的节约。”卢永根的学生、华农农学院副教授刘桂富说,卢永根厉行节约,家里几乎没有值钱的电器,还在用老式收音机、台灯,“他还在楼顶‘耕田’种菜,自给自足,尽量少买菜少花钱”。
前几年,他的同事学生看到卢永根年纪大了,建议请个保姆,有个照应,出门叫上学校配的专车,保障安全。一听这建议,夫妇俩直摇头,继续“我行我素”:卢老背个挎包、头戴遮阳帽,缓缓步行到公交站坐公车,一旦遇上大雨,就摞起裤腿,趟着雨水回家;徐雪宾则踩着一辆28寸凤凰单车,车铃叮叮当当,响彻华农校道。这也成为华农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
以节约用度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卢永根,却对教育事业十分慷慨。除了捐献出个人的所有财产之外,卢永根还为华南农业大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在农业领域之内。
从1983年开始,卢永根担任了13年华农校长。
华农原校办主任卢吉祥表示,担任校长期间,卢老顶住压力,破格晋升“华南八大金刚”,打开了华农人才培养的新格局。1987年的华农的人事改革成为全国关注焦点:破格晋升8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5人更是直接由助教破格晋升为副教授,以破解人才断层困局,破论资排辈风气。
如今,这些当年破格晋升的青年才俊,包括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温思美、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抗击非典和禽流感战役中的科研英雄辛朝安、华农原校长骆世明、省教育厅原副厅长张泰岭等,分别成长为政界、学界的优秀人才。为表彰辛朝安教授团队对兽药开发的贡献,他破天荒拨出10万元高额奖励;为让优秀学者刘耀光安心回国,他多方筹措经费,为其建立专门实验室。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卢永根的办公室内摆放着的“师恩难忘”的匾额,是在卢永根80岁时,弟子们对他栽培之恩的心声。
在2017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座谈会上,61位新当选院士的手上,除了院士承诺书外,还有一份特殊的“学习材料”《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关于向卢永根院士学习的倡议书》。
在自己的“责任田”上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了一辈子的卢永根院士,值得每个人向他学习。
文章部分内容源于网络综合整理
部分文字为个人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