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黑龙江粮食总产量达到1290亿斤
大灾之年实现大丰收,粮食生产再创新辉煌——记者日前从省农委获悉,今年我省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为契机,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落实稳产增产措施,全省粮食实际播种面积21413万亩(比国家统计局在册统计测产播种面积多4000余万亩)。由于抗灾保粮工作扎实深入,加之秋季"自老山",天气条件有利增产,全省粮食生产再夺丰收。经过省内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实地测产,单产总产双增,扣除因灾损失,按全口径统计,我省实际粮食总产量达到1290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
自2011年我省粮食总产首次超过连续10年高居全国产粮榜首的河南省,成为全国唯一的粮食总产和商品量双第一省份,我省已连续三年蝉联全国产粮榜首,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调出量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各省(市、区)之首;玉米、粳稻、大豆种植面积也位居全国第一;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10,商品量占全国的近1/6,调出量占全国的1/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全国第一产粮大省地位更加稳固。
今年,我省粮食生产虽然遭遇严重春涝、阶段性低温及洪水侵袭等多重严重自然灾害,但全省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先后夺取了"春播抗涝夺全苗、夏管提质促升级和抗洪除涝保成果"三大战役胜利,有效保障了粮食增产丰收。
去除抗灾增产因素,面积扩大、结构优化、标准提高,构成了我省粮食增产的主因。全省玉米、水稻两大高产作物播种面积大幅提高,玉米首次突破1亿亩,水稻突破6000万亩,分别达到11072万亩和6043万亩,两大高产作物面积比上年增加1544万亩;以高产创建为总抓手,大力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面积1.75亿亩,比上年增加500万亩;全省仅通过高低产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一项,就可增产粮食90多亿斤。与此同时,全省依托4.5万多个农民合作社,特别是817个投资千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土地规模经营,统一生产技术标准,提高先进技术到位率,确保了各项粮食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到位。在农机合作社的引带下,全省2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面积突破9000万亩。与普通农民分散经营相比,规模经营亩均至少增产10%以上。据了解,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中央出台扶持发展粮食生产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机遇,不断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粮食生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10年全省粮食总产量先后跨越7个百亿斤台阶,2009年超过山东、2011年超过河南,粮食总产量实现翻一番以上,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目前,伴随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深入推进,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正在不断提高,未来粮食增产前景美好。
(黑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