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小麦
分枝小麦,学名“圆锥小麦”;又名“佛手麦”、“五爪麦”等,有四倍体(四倍体,2n=28,AABB),和普通六倍体((2n=6x=42,AABBDD)两种。
分枝并不新鲜,早在200百多年前的18世纪,世界上就有较为广泛种植,它主要分布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以及英国南部等地。在上世纪的50年代以前,曾在我国四川、云南、新疆、陕西、河南、甘肃等17省(自治区)有零星的种植。在《中国小麦品种志》(1962年金善宝、刘定安)一书中所介绍的“小佛手(济源)”就是较典型的分枝小麦。“小佛手”曾经在河南许昌和济源有零星种植,许昌当地管它叫做“夹仓光头”。
我第一次接触分枝小麦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孙其信老师从国外带回的“苏联分枝麦”,其和(下图)照片中的分枝小麦没什么两样。表现茎秆高、晚熟,籽粒小。后来就是在2001年去山西省农科院先生那里见到一系列的分枝小麦新品系,同时也见到了在分枝麦中表现最好、有一定产量水平的——“分33(六倍体小麦,2N=42,AABBDD)”。“分33”,据说是西安市农科所李丕皋在上世纪90年代育成的,其也是迄今为止最棒的分枝小麦品种。
现在不论是生产中还是育种上,人们利用的多是“分33”和山西省农科院孙善澄先生的分枝后裔。
下图:2008年,我们在河南漯河种植的分枝小麦亲本。细看,结实性很差,虽然看着穗子不小。
下图:2016年,我们在一个小麦区域试验点看到的参加区域试验的分枝小麦,产量水平能有每亩750斤就不错。穗粒数太低了,分枝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当时我们搜集和利用分枝麦的目的是将分枝麦多花习性利用在杂交小麦的(母本)制种上边,图得靠增加小花数量来提高杂种小麦的制种产量。通过多年的努力后我们发现,分枝小麦有一些难以改造的毛病,这些毛病是我们没有将其利用成功的主要原因,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些毛病在分枝麦的小麦种植生产中也同样的存在着,影响着分枝麦的产量。
分枝小麦难以利用或难以实现高产的理由如下:
第一、分枝麦的分枝需要条件。①分枝麦的分枝特性只有在种植较稀时才表现明显,随着种植密度的加大或接近我们的生产播量时,不仅分枝的特性表现不再明显,且在基本密度的环境下,整个穗子基部小穗退化严重、顶部不孕严重,最终的高穗粒数得不到体现,呈现大穗少粒和空壳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产量。②当较低播量时,单位面积成穗又太少,虽然穗粒数增加了,但产量还是太低。
第二、分枝小麦的籽粒小。籽粒小、千粒重低是影响分枝麦产量的又一个因素,且这种小粒与分枝的特性可能是“连锁”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当我们想要改造其小粒时,其杂种后代中所有分离出的分枝个体都是小粒,它们的千粒重能够保持在40克时就算是很高很高的。太小了,基本的产量潜力没有!
第三 、利用难。分枝麦的分枝特性表现是受三对基因控制的,其中至少有两对是隐性基因(分枝:不分枝=1:15或3:61)。也就是说在分枝麦和不分枝小麦杂交后,其杂种F1表现不分枝,F2群体中出现的分枝类型也较少,后代中获得农艺性状好的分枝个体要少;另外一点就是分枝麦的穗子歪斜,除了表现穗数少以外,会有严重的相互遮光现象,会影响结实和后期叶片的光合,最终造成籽粒灌浆不好,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