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这位新晋院士,给出杂交稻基础理论“中国答案”
“回国21年来,我的研究追随丁颖、卢永根同门两位院士,不搞花架子,踏踏实实,实事求是。”
近日,在华南农业大学(简称“华农”)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63岁的华农教授刘耀光当选中科院院士后首次接受媒体采访。原来,他刚刚参加完国际学术会议回国,甚至错过了新当选院士的颁证仪式。
刘耀光衣着简单、言语朴实,但一谈起自己的研究就滔滔不绝:“通俗来说,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目前杂交稻应用十分广泛,但这背后的分子基础究竟是什么?就是我要回答的科学问题。”
刘耀光从事植物育性发育的分子遗传基础和基因工程研究,奠定了我国在植物育性研究的国际领先地位,交出了杂交水稻育性调控分子基础理论的“中国答案”。
研究水稻基因“解码器”
全球500多实验室在用
刘耀光现为华农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华南农业大学生物学一级学科带头人。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刘耀光1978年入读华南农学院(现华农)农学系遗传育种专业,1984年考入卢永根研究团队,后被选派为海外留学研究生。1984年至1996年赴日本攻读学位,参与研究。身在异乡,刘耀光渴望回国开展研究,他常说要“做自己国家的事业”。
1996年6月,刚一回国,刘耀光还没有顾得上安顿好家人,就来到华农报到,全身心投入研究工作,他还用自己省下的钱,从日本买回国内没有的小型设备。
“科学不能盲目追热点,要有坚定的研究方向,追根问底。”回国21年来,他专注在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恢复性、杂种不育与亲和性、光温敏不育性等遗传系统的基因克隆和分子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他的启蒙老师卢永根说:“刘耀光是一个追求科学、淡泊名利的人,在这样一个浮躁不安的世界里,刘耀光沉得住气,不骄不躁,他发表的文章,篇篇是精品。”
如今,他的理论成果也应用到了杂交水稻培育领域,他把遗传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帮助国家培育出更优良的杂交水稻品种。而面对国内外学术界的肯定,刘耀光谦虚地说,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只是阶段性的,因为“科学没有止境”。
据悉,他还带领团队开发了高效的多基因转化载体和CRISPR/Cas9多靶点植物基因编辑系统及其测序解码软件。“基因编辑实现了对特定基因进行定点敲除,我们开发的开放式在线软件DSDecode,能帮助全球实验室对各种类型突变的测序文件自动化解码,省去大量实验成本。”目前,该基因编辑载体系统已被国内外500多个实验室使用,免费开放的解码软件月使用量4000—7000次。
华农一门三院士
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对此,刘耀光深有体会。“如今我国的水稻产能虽然很高了,但随着耕地逐渐减少,只有进一步促进水稻高产和稳产,才能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刘耀光说。
值得注意的是,围绕水稻研究,华农一门走出了三名院士。1955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之父”的丁颖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丁颖的学生卢永根1993年当选中科院院士,他保存了华南地区最大的野生水稻基因库。时隔24年,卢永根的学生刘耀光也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刘耀光说,他希望自己能起到接力棒的作用,把科学精神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