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晨:中国新西兰要成为“海洋绿色金融”伙伴

原标题:【观点】陈晓晨:中国新西兰要成为“海洋绿色金融”伙伴

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国际研究部主任、研究员,本文刊于12月12日中国网。此文为作者在新西兰国际展望峰会的演讲稿。

每次从飞机上看新西兰,绿色和蓝色都是映入我眼界的主要颜色。这也和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有关。我的核心观点是:“绿色”和“蓝色”应当成为中新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色调。在这里,“绿色”指的是绿色发展;“蓝色”指的是海洋经济。我认为,这应当成为中新“一带一路”合作的重点。

有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一带一路”只是做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就是道路、桥梁、铁路、港口等。当然,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都非常重要,也是新西兰的优先政策选择,是中新两国“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切入口。但是,我想强调的是,“一带一路”不仅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也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修路架桥。绿色发展与海洋经济就是重要的内容。

绿色发展,首先指的是应对气候变化。

“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主要是太平洋岛国。新西兰在这一区域具有传统的重要影响力。而对太平洋岛国来说,气候变化及其后果是具有杀伤性的生存威胁。因此,“一带一路”在这个地区的建设,必须要回应南太的重大关切。中新两国可以就帮助太平洋岛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展开合作,比如应对海水侵蚀造成的饮用水危机。中新双方在库克群岛业已开展的饮水工程就是一个非常棒的尝试。尽管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着沟通障碍,但最后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互相学到了很多。

绿色发展还意味着以创新思维,发掘绿色资源。

实际上,南太平洋地区蕴含着一个属于21世纪的资源——生物和基因多样性——重要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要积极开展海洋生物和微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尤其积极开拓海洋生物医药等新的合作方式与合作领域。

南太平洋地区的地表主要是海洋。因此,海洋经济,或者说蓝色经济,理应成为“一带一路”南太平洋方向建设的重点。中新两国可以在海上互联互通、渔业和海洋旅游业上共同合作。如我之前所说,这些都应当是绿色的,是可持续的。

我们还可以用创新思维,将绿色与蓝色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在南太平洋地区,包括太平洋岛国,红树林、盐沼湿地、海草床等都非常常见。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生物,却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同时也给太平洋岛国带来收入。这个途径就是开发“蓝色碳汇”,创造“海洋绿色金融”。

为什么说这是金融呢?首先,这是一种“储蓄”行为。这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并储存——这就好比是我们往银行里存款。其次,这些植物生长,产生“利息”。这也正是“碳汇”的核心:可计量的增加植物以固碳的机制。最为关键的是,如同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一样,这是可以交易的。增加海洋碳汇,就好比是增加信用额度;反之,就是使用信用额度;额度可以在不同主体之间交易。再次,这种交易还可以衍生,成为不同种类的金融产品。最后,整个过程和各种主体共同构成一个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海洋绿色金融体系”。

中国和新西兰都在森林保护和金融创新上有很多成功实践。两国可以合作,把绿色与金融结合,应用于海洋环境,尤其是太平洋岛国和岛屿,帮助他们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改善自身收入。这将是三方共同获益的好事情。我们人大重阳在绿色金融方面有很多研究,愿意为中、新、太三方共同开展海洋绿色金融实践提供智力支持。

最后,我以一个小故事结尾。根据某种假说,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一群福建人想划船到台湾,结果跑偏了,最后到了新西兰。(众笑)刚才发言的毛利朋友也说,你们的身体里流淌着中国的血液。我想,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是海洋的历史,也是低碳出行的历史。(众笑)现在,到了21世纪,我们处在新时代,共同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中国和新西兰要携起手来,成为“绿色伙伴”和“蓝色伙伴”,以我刚才说的“海洋绿色金融”为重点之一,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在南太平洋的建设。

(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