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值得…
原文地址:当前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作者:种业与市场
当前黄淮海地区玉米育种值得讨论的几个问题
作者:石雷
不久前参观黄淮海某试验站与外企科技人员座谈讨论中涉及到几个问题,石雷想谈些个人看法和意见。以往石雷写文章,都是别人起草,我参与讨论和反复修改,而这次是别人起草,我只做了较少的文字修改。以往由于种种原因,个别作者身份敏感,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只好以石雷的名义发表。这次也如此。看来石雷这个形式很好。但石雷写的文章观点和文风并不相同。
1、关于PAT(product advanced test)试验的目的
中国玉米育种家选育的品种基本都是在品种审定之后直接进入试验示范和推广阶段,即使审定之前进行试验,也基本属于示范性质,目的是为市场营销做宣传和前期准备;像登海、金色农华等比较大的中国公司,试验规模很大,但没听说哪个公司有为风险评估而设置的专门试验。
某跨国公司顺应中国玉米生产经营规模小,农户多、小、分散的特点,设置360个点的PAT试验,看似简单,每一个试验点只有12个左右的品种,6行区,10米行长,一个品种每年至少设20-30个试验点。这些看起来非常类似大区对比的试验,因为融入了当地的众多对照品种和充分尊重当地的种植习惯及种植制度,对风险性的评估增加了更多的元素。
通过对比之后发现,中国企业对品种的理解与跨国公司有根本的不同。首先,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安全产量;中国公司更多关注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虚高产量。其次,跨国公司看重品种自身适宜种植的生态区,把合适的品种放到它最合适的地方,不以品种审定时界定的生态区为推广销售依据;中国公司追求品种审定后的销售业绩,往往以品种审定时界定的生态区为推广依据,不关心品种自身的适宜生态区和可能的风险。再其次,跨国公司重视服务环节,把农户和公司的利益链条捆绑,和谐共处,共同发财;中国公司追求专家鉴定环节,把农户和公司的利益链条相对独立,挣钱了,大家都好,品种在生产上出问题了,拿出审定证书做护身符和挡箭牌。
2、关于测验种(tester)的设置
中国育种家对测验种的理解,往往是用自己苗头品种的亲本自交系或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的亲本自交系,就一般意义而言,这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但听到几位跨过公司雇员的发言后,有了新的认识。这些雇员分别在育种pipeline的不同环节上工作,他们当中有的提到测验种不是固定的,而选择测验种的依据是抗倒伏、抗病、产量等性状综合表现优秀的自交系。有的提出以MEPX为选择依据,虽然不知道人家说的这个概念,但听得出来是以系统软件的处理结果为依据来选择。换句话说,软件系统能够根据录入的数据自动生成结果,这种结果是多年多点数据信息的集成,选择的测验种有多大的概率和胜算的把握。还有专家提到试验点次和GPS对应的概念。综合几位博士的说法,在理解人家保守商业秘密的基础上,也要感谢人家透露出与测验种无关的重要信息。由此想到,因为试验规模的限制和国内育种家的封闭式育种,造成了我们的测验种选择滞后,一个简单的事实就是即便国家审定品种,当你选择它的亲本自交系做测验种的时候,就已经选择了趋同和滞后,而这样趋同和滞后的选择导致育种家选育优秀组合的概率更低。其实,先锋、孟山都、先正达等这些跨国公司在一起开国际玉米遗传育种会议的时候,就有专门的Topic来讨论测验种,从这一点来说人家注重测验种的选择和合理使用。
3、关于跨国公司的试验尴尬
跨国公司给中国带来优良品种、单粒点播技术及“育繁推服”等新概念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核心技术和遗传资源,尽管这种带入不是人家公开发放的。的确,我们看到跨国公司的进入促进了国内种业的发展,但另一面我们也看到跨国公司本土化的不容易。曾经碰到过几位负责玉米试验的同志,私下里说,要是他知道哪个是先锋的品种一定会“好好优待,特别照顾”;也曾经发生过先锋品种以抗螟性不过关,尽管排名第一而未审定。虽然实际情况我们不得而知,但种种迹象表明,跨国公司进入中国遇到了尴尬。
这样一想就不难理 解那位博士所说,想看看中国的试验,人家都不让进。先锋近些年来审定品种寥寥,与2006年之前审定数量相比相形见绌。这是否与遭遇的试验尴尬有关,我们不能下这样的结论。但由此我们会想到,跨国公司审定的品种少,国内的公司得以喘息,但这种喘息留给国内公司的时间还有多久;跨国公司审定的品种不多,国内公司审定品种多,是否就意味着国内公司的创新能力足够抗衡;跨国公司审定的品种超过对照不高,是否就意味国内公司的玉米品种产量很高,风险很低。
这样看来,人家尴尬与否已经不重要,不像中国人爱面子,人家不在乎这些。原因是人家相信从容和淡定,自信与坚持,更相信实力和Power。
4、关于对国外杂交种认识的误区
我们在中国看到国外杂交种普遍表现穗位低,但我们不能由此就一定选择穗位低的自交系和杂交种;我们看到国外杂交种普遍表现雄穗小,但我们不能由此就一定选择雄穗小的自交系和杂交种;我们在中国看到国外大品牌杂交种表现前期不抗倒伏,但我们不能由此就一定认为不抗倒伏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也可以选;我们看到国外杂交种落黄好,但我们不能由此就认定,抗病性不好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也可以延续;我们看到国外的杂交种不抗螟虫,由此就认定抗螟自交系和杂交种没有关系;当我们看到国外杂交种的生育期短于对照,但我们不能由此认定以后选育的品种比对照短两天或长两天没多大关系……,我们还可以看到国外杂交种的许多不同特点,但我们更要看下面的事实。
当我们看到人家初级试验至少4个点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人家高级试验70-80个点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每一轮升级概率只有10-15%、甚至更低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人家品种的展示密度在4000株/亩和5000株/亩的时候,当我们看到人家后续品种穗位有高有低、雄穗有大有小的时候,尤其当我们看到人家品种的抗倒伏和抗病性明显升级提高的时候,我们不要再相信自己闭门制造出来的神话,不要再踏入误区,更不要再追捧改良大品种的亲本和神奇。要追赶人家,我们只需记住一点:多年多点和高密度考验下的产量才是最真实可信的带动力量,引导农艺性状朝着更合理的方向发展;种质改良创新和源源不断的遗传增益才是品种创新永不沽竭的原动力。
5、关于机器收获
就个人有限的考察知识而言,在黄淮海看到跨国公司的几十个杂交种与东北铁岭的杂交种及美国本土的好像有些不同。黄淮海试验站的杂交种成熟后期与国内品种相似,果穗仍然直立,没有耷拉下来,穗柄也不长;另外,这几十个品种苞叶有长有短,不尽相同,从交流谈话中从也可以知道,他们对苞叶的长短和松弛至少目前没有刻意去选择。从以上两点来看,目前人家在中国还没有刻意选育适合机器收获的杂交种,但无论如何人家的苞叶比国内的要薄,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就是茎杆和根系的质量显著提升,他们6月15日播种,考察的时候已经是10月9号,间隔116天;而据9月19号黄淮海座谈会那次的现场照片看,已经蜡熟,再根据先锋的品种熟期基本类似335来判断,成熟的日期应该是9月25日前后。由此可以断定,人家玉米成熟后,9月25到10月9日间隔的14天里,除了个别品种有少量单株发生茎腐病外,茎杆的质量都非常好,非常充实、坚硬,仍然保持着足够的弹性;从另一侧的国内对照品种来看,我没有看到哪一个品种全部都是直立的,或多或少发生倒伏和倒折,而且茎杆比国外品种粗多了,像郑单958成熟后不久便发生倒折和倒伏,更不要说等14天以后还那么坚硬挺拔。
结论是即使人家没有刻意选育适合机器收获的杂交种,就目前看到的品种距离机器收获的要求更近些,优势更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