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教授成果转化5亿元 高校提供“靶向服务”
日前,一条喜讯在山东理工大学校园里传播开来:该校毕玉遂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世界上第一种化学合成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经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审查和国内外检索后确认,该原创发明对保护环境意义重大,相关技术获专利独占许可使用费高达5.2亿元。
一所地方高校是如何取得有世界级影响的科研成果的?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采访。
攻坚克难,瞄准科技前沿
说起氟利昂这个大气臭氧层杀手,很多人都不陌生,在聚氨酯工业中,氟利昂也有重要的应用。发泡剂是生产聚氨酯泡沫材料的重要原料。欧美国家已经先后研发出四代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但都含有氟、氯两种元素,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毕玉遂团队于2003年开始着手研发新型发泡剂,终于取得了重大突破,发明了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
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外墙保温和板材生产,其他领域的应用试验也已全面展开,预计涉及上下游产业上万亿元产值。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虽然过程很艰辛,但这就是我们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毕玉遂感慨道。
与毕玉遂团队一样,山东理工众多科研团队瞄准企业、行业关键技术难题,不断在各自的领域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上世纪90年代初,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张学义团队发现车辆在运行中存在“低速灯不亮、高速烧灯泡”的问题。经调研发现,国内没有恒压发电机但市场急需,他们将攻克这一难题确立为团队的目标。经过不懈努力,张学义团队完成的“钕铁硼永磁发电装置可控整流稳压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搭桥助力,促进研究成果转化
“我们坐的电动公交车是本地高校山东理工大学研发的!”提起当地的新能源公交车,淄博市民张先生自豪地说。
“搞科研就要真正服务地方,造福百姓。”山东理工新能源汽车团队负责人高松说。
为了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山东理工大学开展了大量的探索。
2010年,山东理工与招远市联合成立了招远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成立近7年来,双方设立的创新基金项目已经实施了30余项,推广转化了一大批科研成果。
2016年,山东理工与淄博市签订“校城融合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深入实施“九大工程”,实现了合作区域的全覆盖。去年,双方共同设立了4类共106个融合发展研究项目,有效拉动淄博市科技创新投入3.7亿元,与淄博市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了256个合作项目,联合建立了10余个科研新平台。
近5年来,山东理工与企业联合设立了100多个科技研发机构,为358家企业完成科研开发、技术改造项目500余项,与地方、企业签署各类科技合作和技术服务合同900余项,合同总额达2.3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83亿元。
“每一个山理人都有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作为学校就要做好纽带和桥梁,及时解决转化环节的‘搭桥助力’问题。”山东理工大学校长张铁柱说。
改革体制,深化产学研融合
“科研项目的收益中,80%将划归科研团队和研究人员所有。”这是山东理工近日针对科研项目收益出台的新政策。
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山东理工多年来一直采取优厚的激励政策。山东省科研体制改革政策出台后,山东理工作为山东省第二个科技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出台了首批6个科技体制改革文件,进一步加大了政策倾斜力度。
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用方面,山东理工设置了“成果转化型教授”,重点考察服务社会及成果转化能力。科研项目管理及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实施内部控制,强化法人责任;横向科研项目管理费降低至3%;优化资金预算调整、使用流程;解决了学校非事业编制人员、校外专家、项目合作人员、在校学生差旅费报销难题。
一系列改革措施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晋升渠道,给予了他们更大的经费支配权,也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学校将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政策、资金、平台等方面大力支持团队建设,及时解决转化环节的‘搭桥助力’问题,为科研人员提供‘靶向服务’和‘精准服务’。”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吕传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