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育种会破坏生态环境吗?

对于转基因技术,人们除了担心食用安全外,还担心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破坏生态环境。究竟转基因技术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转基因领域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欧文•帕特森:英国议员,任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大臣

转基因技术已被普遍用于使作物能够抵御特定的病虫害。以转基因马铃薯为例,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病害。为防治晚疫病,种植户需要使用重型喷雾器在田间来回喷洒药物、烧柴油、压实土壤、熏烟、对作物和周围的植物、昆虫使用杀真菌剂,达每年15次之多。田间实验证明种植不同类型的抗晚疫病转基因马铃薯后,带来了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农药和燃料的投入都将显著降低。

目前世界各地的农民已能够保证产量、防治虫害和降低耕种对环境的影响,这都要归功于生物技术的发展。还有证据表明转基因作物能减少土壤侵蚀、降低燃料和化学品的使用,进一步改善环境。

英国独立调查咨询机构PG Economics

2014年5月6日,英国独立调查咨询机构PG Economics在其网站上全文发布《全球转基因作物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报告》,这是该机构自2006年起连续第九年发布此系列报告。报告显示,经过连续17年的广泛应用,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的作物品种不仅明显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收益水平,同时也提供了更为环境友好的种植措施。

转基因作物有助于大幅减少农业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减少了耕作,减少了拖拉机燃料的用量,增加了土壤的碳存储量。2012年,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相当于从大气中减少了270亿公斤二氧化碳,或等同于在道路上一年减少了1190万辆汽车。

转基因技术在1996-2012年间减少了5.03亿公斤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减幅8.8%。这相当于欧盟27国2年用于所种植作物的农药活性成分的总用量,这使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土地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对环境的影响降低了18.7%。

范蒙塔古:比利时根特大学教授,转基因技术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转基因物种不会对生态或是生物多样性有所影响。

只要了解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演化,他们就该知道,物种的产生和灭绝是很正常的事。我们需要食物,需要粮食,如果不能使用转基因技术,就得用其他的办法来提高产量,比如过度开垦、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这不可避免就会侵占或破坏野生生物的栖息地,反而会给生态带来更大的破坏。有了转基因技术,只要稍微引入一点外源基因(这种过程在自然状态下也会发生),我们就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这才是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发展的正道。一旦环境被破坏了,怎么去修复它?你只能通过科学和技术来修复它,不可能用爱,或者祈祷来修复它。至于生物多样性——基因工程只会有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传统的育种手段涉及的变量因素太多,你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采用高超的实验技术才能改变一两个性状,还不知道会不会有现在没显现出来、但几代之后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性状,但基因工程可以轻松、高效、准确、可控地改变多个性状,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方舟子:知名科普作家

首先,“基因污染”并非是转基因作物特有的问题。种植传统的作物同样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例如杂交水稻的基因也可能会“污染”了野生水稻,但是人们并没有因此就不在有野生水稻的地区种杂交水稻。和传统作物相比,转基因水稻不过是在原有的几万个基因中增添了一个额外的基因而已,并没有造成实质性的差别,为什么对这么一个基因就那么担心呢?

相反,转基因作物对环境有保护作物。当前种植得最多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两类:抗虫害和抗除草剂。抗虫害转基因作物由于天生就能抵抗主要害虫的侵袭,种植它们大幅度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够抵抗草甘膦,这样农民就可使用这种广谱、低毒的除草剂来除杂草,而不必像种植传统作物那样使用更有针对性、但是毒性也更大的除草剂。但如果不用除草剂,就要靠人工或机器耕耘除草,那样不仅费时费力,还耗费燃料,引起水土流失,反而破坏环境。

除外,植酸酶转基因玉米减少了磷污染。植酸酶转基因玉米含有大量的植酸酶,能把植酸分解掉,把里面的磷释放出来,这样牲畜就可以吸收、利用玉米中的磷,既降低了饲料成本,又减少了磷污染。

朱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种植转基因作物对农业生态环境也可能存在一些潜在影响,但是负面影响显然远远低于目前的“化学农业”,“生物农业”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十几年来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实践表明,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显示出巨大的优势。种植抗虫、抗除草剂、抗旱、耐盐碱等转基因作物,显著减少了农药、化肥的用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