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李振桥先生培育出了藁优8901?

关注优质麦育种的人不能不知道一个人的名字,李振桥先生。李振桥先生培育的藁优8901是国内第一个推广面积最大、面粉企业使用最多,并最早替代进口强筋小麦的品种。李振桥先生培育的藁优8901、藁优2018实现了高产与优质较好的结合。这些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搞优质麦育种,不知道他的名字太low了。

前些天,一众票友还酝酿着请李振桥先生来跟大家讲讲课,不幸的是,他已经于今年9月份去世了。小麦育种失去了一位好老师,我们为之惋惜。惋惜的同时,应该想想李振桥先生为我们留下了什么?在此,我们不谈李振桥先生的奉献精神,作为小麦育种人,更应该思索的是为什么李振桥先生能够培育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种?这应当成为小麦育种人纪念李振桥先生的特殊方式。

上世纪80年代及之前,国内小麦生产上缺乏大面积推广的强筋品种,不得不从美国、加拿大、欧洲等进口。理论界一直存在一种说法是小麦的高产与优质负相关,若想优质,则必须牺牲一部分产量作为代价(这种说法一直延续至今,我们不去讨论其正确与否)。实践层面上优质源材料较为匮乏,更缺少兼顾产量与优质的综合表现较好的优质源。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优质麦育种,面临理论与材料方面的双重约束,难度大。李振桥先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开始了他的优质麦育种。至今,一提到优质麦,就会想到藁城所,一想到藁城所,就会想到李振桥先生,李振桥先生及其藁城所的同仁创立了他们自己的小麦育种品牌。

我认为李振桥先生能够培育出藁优8901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品种,至少具有以下几个原因:

1、瞄准痛点。痛点即需求,即育种目标。当时的痛点是国内小麦生产上无可与欧美加拿大相PK的优质小麦品种,李振桥先生接受了这个挑战。这是需要勇气的,不是谁都可以做得来。如果瞄准的是不痛不痒的目标,恐怕就不会有这样的品种了。制定育种目标也需要排除干扰,如果一开始就是为了审定或评奖,恐怕也不会有这样的品种了。

2、思路正确。表现为李振桥先生始终把“优质”贯穿于小麦育种始终,优质第一。他配置的杂交组合,优/优第一,优/丰第二。李振桥先生较好地处理了优质与高产的关系,没有被固有的理论定势所束缚,在他看来,优质组分的基因与产量基因不连锁,二者可兼得。我想,优质组分基因与产量基因连锁也罢,不连锁也罢,认为高产与优质负相关的观点可能是因为缺乏把高产基因与优质基因整合在一起的成功实践。即使高产优质组分基因与产量基因连锁,也可以打破,一个人打不破,有许许多多个育种人呢。

3、材料运用大胆。藁优8901的亲本之一是临漳麦,是一个早期的地方品种,这样的材料在现代小麦育种中已经很少运用了,即使是1989年李振桥先生配置8901的杂交组合时,也没几个人用这样的材料。我们不知道李振桥先生使用临漳麦时是怎么想的,我们可以假定他是蒙的或者是艺高人胆大,即便是蒙的,李振桥先生也一定知道临漳麦是优质的,所以不全是偶然的,有其必然性在里面。李振桥先生对临漳麦的使用告诉我们,只要是目标性状优点突出的,都可以作为好亲本来使用。在使用材料这一点上,李振桥先生与现在许多小麦育种人不同,值得思考。

4、检测手段跟得上。

至于说8901含有什么优质亚基,李振桥先生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并不知道。

其他原因,需要大家来补充了。

我是个抛砖的,是个菜鸟。我从不指望一锤定音,说的全是真理。我更愿意牵强附会、提出歪理邪说。

来源:麦芒_lian(微信:wheater_li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