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所科研人员在水稻株型建成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发表日期:2017-12-02 10:01PM 阅览次数:
水稻株高和叶片夹角是构成理想株型的重要方面。由于在灌浆时期,直立的叶片可以使水稻植株接收更多光能、提高产量,因此对株型的分子设计是水稻育种的重要策略。国内外学者在水稻株型调控领域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仍有很多科学问题需要回答。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康研究组发现水稻中,当OsmiR396d过量表达时,水稻呈现出叶夹角增大和部分矮化的表型。研究人员进一步通过生理学检测、生化手段验证和遗传学观察,证实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中的核心组分OsBZR1直接激活OsMIR396d基因的表达,OsmiR396d又分别控制靶基因OsGRF4与OsGRF6的转录;在对水稻的株高调控中,OsmiR396d通过抑制OsGRF6的表达,导致赤霉素的合成与信号都减弱,引起水稻部分矮化表型;而在调节水稻苗期叶夹角过程中,OsmiR396d通过抑制OsGRF4而释放对油菜素内酯信号的抑制,正调控叶夹角。该研究进一步阐明水稻中miR396d通过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调控水稻株高与叶夹角的分子机制,为理解植物激素精细调节水稻株型提供了新的资料。
该研究于11月2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Physiology上。种康研究组博士后唐永严和博士毕业生刘唤唤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徐云远研究员和种康院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战略先导专项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www.plantphysiol.org/content/early/2017/11/27/pp.17.00964
(分子生理实验室供稿)
水稻中miR396d通过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信号途径,调控水稻的株高和叶夹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