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营养品对我没效果?中科院与企业联手寻找个性化“营养套餐”
别人推荐的“特效”营养品,为什么我吃了却没什么用?亲戚朋友“现身说法”的饮食好习惯,为什么自己“依计而行”效果却不明显?原来,膳食营养对健康的作用存在显著的个体间差异。昨天闭幕的“2017精准健康和精准营养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汤臣倍健股份有限公司、荷兰应用科学研究院和德国巴斯夫集团共同成立“精准营养科研转化产业联盟”,瞄准精准营养前沿研究和应用,寻找能够帮助人们按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制订的个性化“营养套餐”。
从精准医学到精准营养
对普通人来说,精准医学不太陌生,精准营养却有点陌生。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人国民营养的总体水平显著改善,但仍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的现状。尤其是与肥胖和多种与营养相关的重大慢病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迅速攀升,如何“有营养”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今年7月,国务院《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新闻发布会上,卫计委曾指出“国民营养事关全民健康、国民素质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精准营养”作为前沿的营养研究领域,与“健康中国”关系越来越密切。其实,“精准营养”与关注疾病为主的“精准医学”不同,“精准医学”更为关注健康促进和疾病预测预防,“精准营养”则将改变以“群体”为对象导致的干预效果欠佳和食物资源浪费弊端为研究切入点。
最新的精准营养研究,借助多组学的多层次分子信息和新的营养标志物并结合其它先进技术,更系统和精确地解析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营养需求和健康的影响,以及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和机理,从而为普通人提供精准的营养评估诊断和精准的营养干预。
构建产学研用大平台
汤臣倍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旭光博士告诉记者,个体的健康状况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年龄增长、 环境变化、急慢性疾病的发生等因素而变化。而个体健康状况又是一个相对动态的平衡体系。精准营养的从科研到应用,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要做。例如基础研究、机理研究、组学与人群队列的研究、数据联合与数据解读、检测技术的开发、标志物与方法学的建立、应用转化商业模型、消费者调研、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实现精准营养科研的转化和产业化。
新成立的精准营养科研转化产业联盟,首次汇集了国内外营养健康领域的顶尖科研机构和知名行业巨头,这在学界和业内并不多见。联盟通过科研院校与企业的横向联手,打通大健康产业上下游的纵向衔接,构建研发应用生态圈,实现产、学、研、用的一体化,为“精准营养”从理论到产业提供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渠道和商业模式。
本次大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基础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林旭告诉记者,目前,联盟已明确行动计划,设立“精准营养科研基金”,为最新的“精准营养”研究成果提供产业转化平台。同时,联盟还将建立精准营养产业发展所需的相关技术及标准、及时传递国际前沿理论、公众教育等。未来,该联盟将是全球精准营养领域资源最丰富、最具活力的科研平台之一。
《新民网》2017年11月8日
记者:马亚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