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粮食烘干成为怀宁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随着土地的快速流转,怀宁县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不断涌现,粮食干燥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了粮食烘干机的巨大作用,造就了烘干机的刚性需求,很多农民看到这个市场的巨大商机,积极购置粮食烘干机专门从事粮食烘干作业,以提高收入,发家致富。截至目前,怀宁县已拥有粮食烘干机100多组,并且越来越多的农民将投身到这个行业。
发展粮食烘干主要有三方面的需要,一是抵御阴雨灾害天气的需要。该县地处江淮之间,属冷暖过渡带气候,粮食收获期遭遇阴雨天气的几率较大,粮食晾晒、储存困难大,烘干需求更盛。二是缓解晒场紧缺矛盾的需要。随着粮食机械化收获进程加快,粮食收获时间趋于集中,农村晒场逐年减少,粮食晾晒成为粮食收获的突出问题。三是提高粮食品质的需要。相对于传统晾晒,机械化烘干能提高粮食品质,减少二次污染,实现粮食"不落地"生产,节约用工成本。
比对自然干燥方法生产粮食的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必须配备一定面积的晒场。以水稻和小麦为例,一般亩产600公斤的地区要按照所种植面积的2—3%配套晒场,再看我县几乎都没有一个可供上千亩地水稻晾晒的地方。因此,对于种粮大户来说,在没有烘干机的情况下,只能盼望在粮食成熟期间没有雨水。而一台10吨粮食烘干机的干燥能力就相当于10亩左右的晒场。据统计,怀宁县粮食收获时降水概率在25%—40%,平均每年因霉变损失的粮食约3—5%.因此谷物干燥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粮食烘干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新支撑。全国种粮、售粮大户、全国劳动模范徐福运没有购置烘干机之前,一到收获季节就食不知味、夜不安枕,每天看好几遍天气预报不说,还要到处求人提前联系晒场,有时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2010年眼看丰收在即,七、八百亩金灿灿的小麦收割晾晒不及时,全部霉坏变质,损失30多万元。
人工晾晒人工太贵,而且花钱还雇不到人。比如水稻,人工晾晒的话,最便宜成本一斤也得1毛5,用烘干机,成本就只有一半。现在种粮大户经常说:"现在种粮食,要是离开机械化,我们压根就挣不着钱。"粮食干燥环节也是如此,一台烘干机一天可将20吨水稻的水分从30个点降低到16个点左右,需要费用500余元,而人工翻晒到同样水平,需要400平方米的水泥晒场和8个劳力进行3天以上的翻晒,雇工费用在1200元以上。储成毅、何双五2013年6月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支持下,购买了6组"麦?之星"粮食烘干机,专门从事粮食烘干作业,下半年烘干单季水稻10000多吨,赚取纯利润50多万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烘干机的刚性需求,加之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强农政策的拉动,粮食烘干正成为怀宁农民丰产增收的新动力。
(怀宁农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