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2017年院士增选三个新特点

中科院2017年院士增选三个新特点

11月28日,新当选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学术会堂参观院史展览。新华社发

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是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后进行的第二次增选。增选工作于2017年1月1日正式启动,增选过程和环节等严格按照《关于改进完善院士制度的方案》要求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选举办法》等规定进行。

中国科学院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之前的院士增选相比,2017年增选有三个新特点。

新特点一:对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更加重视和加强。据介绍,本次增选中,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进一步加强了对新兴和交叉学科以及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的支持,成立了国防和国家安全特别推荐小组。

新特点二: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增多。2017年增选中,专门建立了新兴和交叉学科特别推荐机制,并增加名额用于支持新兴和交叉学科候选人。本次增选关注的新兴和交叉学科为数理与信息安全、化学生物学、药物科学、环境科学、信息与数学、能源科学,这6个学科各有一个名额。在61名新当选院士中,有5人是通过这一特别推荐机制推荐的。

新特点三:适当增加外籍院士名额。本次增选将外籍院士正式候选人名额从2015年的14名提高到20名。经过全体院士投票选举,2017年共产生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6人。其中,安德烈·海姆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新当选外籍院士来自8个国家(1人为双重国籍),其中美国9人,英国2人,俄罗斯、瑞典、波兰、日本、荷兰、乌兹别克斯坦各1人,波兰、荷兰、乌兹别克斯坦3国首次有科学家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坚持外籍院士标准的前提下,本次外籍院士增选重点关注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候选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国别分布更趋合理。

(本报北京11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齐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