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 中外科学家提出“解密”新思路

按照“君臣佐使”配药思路、结合“望闻问切”身体诊断的中医用药,一直难以像西医用药那样有精确的标准化,因而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的说法。

为探索中医用药剂量的科学性理论依据,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芬教授,带领中外科学家研究团队独辟蹊径,从化学品角度重新审视了中西药用药的差别。

他们认为:与西药的高剂量化合物的单一作用不同,中药的用药本质上是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作用,从而提出:可依据环境化学品领域的“毒物兴奋效应(Hormesis)”理论,确证中医用药的科学性。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药理学与治疗》(PharmacologyandTherapeutics)。

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新颖思路,对于中医用药剂量存在的一些模糊和经验性问题,做出了定量清晰的科学分析,使中医用药可以跟西药一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这对未来我国中医用药的标准化、中药的现代化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据林志芬介绍,西方传统毒理药理观点认为,随着化合物浓度的增加,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抑制作用越大,化合物的“剂量-效应”曲线呈现经典的S型曲线。西药是高剂量的单一化合物,因此西医用药主要是依据S型曲线,科学地确定药物剂量。

“毒物兴奋效应”理论是近年来深受关注的一种观点。这一理论认为:虽然高浓度化合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与S型曲线一致,即发挥毒性抑制作用;但是低浓度化合物却反而对生物生长存在促进作用。

“比如说喝酒,小剂量的酒精能刺激神经,但高剂量的酒精就会导致酒精中毒,产生毒性作用。”林志芬教授说,“中药的用药在本质上,就是大量低浓度化学品的混合作用。因此,可以从‘毒物兴奋效应’这一崭新角度,来思考传统中药的剂量问题。”

中医治疗不仅重视“治”,更重视“调”,通过“调”加强“治”。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中药毒性理论,甚至喜用蝎子、蜈蚣、蟾蜍等治疗癌症。

“从理论上来说,中药‘以毒攻毒’就是利用‘毒物兴奋效应’中药物高浓度的毒性作用,消除或抑制病灶;在‘调’的过程中,就是通过‘毒物兴奋效应’中药物低浓度的刺激作用,提高身体各项机能,达到免疫的目的。”林志芬说。

她认为,一旦中医用药从“君臣佐使”的传统观念走向更为科学的“毒物兴奋效应”理论指导,在大数据的背景下,中药的用药剂量可以更科学、更精准。未来,我们有望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参数和健康状况,结合不同中药的“毒物兴奋效应”曲线,就可计算出所需中药的用药剂量,实现中医“自助看病”。

参与这项研究的科学人员还有: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后王大力、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学院中医专家连宝领、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环境公卫专家爱德华·卡拉布里亚(EdwardJ.Calabrese)教授、意大利卡塔尼亚大学医学院维托里奥·卡拉布里亚(VittorioCalabrese)教授。目前,林志芬正带领中外科研团队深入研究系列名贵中药对人体细胞的“毒物兴奋效应”作用机理,及其相关产品开发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