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秋粮上市“粮食银行”帮农民保收增收
央广网北京11月22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眼下,正值秋粮集中上市的时节,而此时农户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全储粮、如何提高收益。
在内蒙古通辽市,一种名为“粮食银行”的储粮、销售模式逐渐开展起来。农户可以像存钱一样把粮食存进“粮食银行”,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取粮,也可以随时变现,甚至可以用粮食换回农资产品。这种“粮食银行”深受农户的欢迎。
把粮食存入“粮食银行” 既可保质又能保价
连日来,内蒙古各地的粮食收购企业纷纷开仓,部分农民趁着天气晴好的有利时机,抓紧售粮。家住产粮大县的通辽市开鲁县辽富村农民王强告诉记者,秋收一结束,他就把家里20亩地打的3万多斤玉米全部运到粮食收购站进行销售。
王强:我认为粮价还可以。现在水分还高,粮质还好,我认为现在卖也可以了。
不过,像王强这样,早早就把粮食卖掉的农民还在少数。他们村大部分农民总觉得还应该再观望观望。观望价格,是一种期待,更是一个技术活。到底什么时候卖粮最划算?什么时候卖粮能错开“高峰”,避免危险?这些问题没有人能给出有把握的回答。
除了卖粮时机的把握,农民留着粮食不卖,还要解决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收储粮食。虽然大家都掌握一些储粮技巧,但自家的收储条件一般都比较简陋,特别是一些“地趴粮”,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发霉变质的危险。
为解决农民储粮和售粮的难题,今年,内蒙古多地都开展了“粮食银行”业务。一大早,通辽市开鲁县东风镇的种粮大户刘林就来到中粮贸易开鲁粮库,秋收一结束,他就把自己家的1800吨玉米存到了“粮食银行”。刘林说,粮食银行业务解决了农民储粮和售粮的难题,让农民没有了后顾之忧。
刘林:这粮食放到粮库有几点好处。第一个是不用个人保存了,减去担心这些粮食霉变了、损失了,什么鸡刨狗蹬的这些事儿都免掉了。价格方面也比较灵活,你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时随地去粮库来结算。
农民可随时提取、折现 为农民卖粮打开新途径
记者看到,在“粮食银行”存粮,和在银行存钱一样简单,经过吸粮机抽样、过磅称重后,农民的粮食就被存进了粮库,接着,工作人员会把一本“粮食存折”送到农民手里。
中粮贸易开鲁粮库仓储部副部长李伟告诉机记者,“粮食银行”具有存取自由、保值增值等特点。和银行存款相似,一级玉米每公斤定期一年的利息是0.1元。农民可以拿着“粮食存折”随时支取自己存在银行的粮食,也可以把粮食经营权让渡给银行,然后按照市场价换取现金,也可以兑换成农资商品和生活用品。
李伟:“粮食银行”采取市场化运作,同时为农民解决储粮难题。现在,农户可以凭我们粮库开的粮食存折,随时的提取、折现,这也是一种新型的粮食经营方式。农户走进“粮食银行”就好像走进了商业银行的储蓄所一样。只不过存取的内容变了,原来是存现金,现在变成了粮食。
除了为农民提供可以自由结算的“粮食存折”,“粮食银行”还可以为农户提供烘干、仓储等服务,农民不用担心存进银行的粮食会变质发霉,也省去了翻粮的体力活。同时,有关部门还建立了“粮食银行+”的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玉米籽粒直收、短途运输等业务服务。中粮贸易开鲁粮库仓储部副部长李伟说,未来,粮食银行还会推出更加完善的服务,为农民卖粮打开一条新途径。
李伟:“粮食银行”这一块儿,我们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到今年累计做了12万吨。预计我们今年要完成15万吨。
逐步制定行业标准和监管办法 保障农民存粮安全
为了更好的引导农牧民科学售粮,各地正在积极采取多种方式宣传国家政策,让农民多观察市场,随时了解价格行情。“粮食银行”还将建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设置行业标准和监管办法,使其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健康发展。
通辽市政府副市长赵长青:要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和特殊情况收购应急预案。对产量、购销存量评估到村,对收购任务要落实到企业。农民有多少粮、企业能收多少、农民自留多少、代烘代储多少,都要有具体工作措施,做到心中有数,未雨绸缪。让农民安全储粮,努力改变“地趴式”存粮方式,减少粮食产后减损。
“粮食银行”发展两年来,在农村已逐渐赢得市场。但是,少数地区也出现了私人粮食企业建立“粮食银行”,蒙骗农民的情况。对此,内蒙古各地明确,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坑农害农现象予以坚决打击。
通辽市政府副市长赵长青:工商、粮食及质监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规范粮食经纪人的收购方式,对收购过程中抬水、降价等各类坑农害农行为严厉处罚。对“打白条”、拖欠粮款的收购企业加大处罚力度,并列入黑名单。在农民集中售粮期间,提供便捷服务,维护收购秩序,并开设农民运粮车辆绿色通道,方便农民售粮。
(文章来源:央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