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基因组测序揭示芦丁的生物合成及耐逆机制

苦荞是少有的药食两用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潜力。苦荞属于石竹目蓼科,起源于中国西南部,具有较高的耐铝、耐旱、耐寒等耐逆特性,适合于在高海拔干旱或土壤肥力不足的地区种植。苦荞籽粒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蛋白含量高且富含人类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苦荞种子含有大量的药用类黄酮化合物芦丁。苦荞面粉中不含有麸质蛋白,对麸质敏感的人群是极佳的谷物替代品。然而,苦荞育种及加工存在瓶颈,限制了其产量的提高及大面积的种植推广。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梁承志和山西农科院研究员乔治军等,以及华南农农业大学教授王俊等首次获得了苦荞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489.3Mb序列,并注释了33366个蛋白编码基因。研究发现,苦荞约六千万前经历了一次最近的独立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导致基因组中很多耐逆相关基因的扩增和保留。基于比较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研究,鉴定了编码芦丁代谢途径上编码各类酶的基因及调控这些基因表达的MYB类转录因子。研究表明,苦荞中大量可能与植物耐铝、抗旱和耐寒相关的新基因,其产物包括一些转运蛋白以及相关的转录因子。苦荞的耐受高水平非生物胁迫的能力很可能是由于参与信号转导、膜转运和基因转录调控等相关基因家族的扩增引起的。这一研究有助于将苦荞变为研究耐逆的模式植物。苦荞杂交育种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较高难度,其主要原因是其花器官太小(约2mm)。此参考基因组的获得将有助于通过突变体筛选结合比较基因组研究来创制大花的苦荞,使杂交育种变成常规育种工作,从而尽快提高苦荞的产量,或是增加种子大小,使苦荞的加工变得容易,并消除苦荞的苦味因子(种子中的芦丁水解酶),从而促进苦荞产业的发展。

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Molecular Plant杂志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