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走“世界路线”协同创新服务农业

12月12日,在福建农林大学首届国际文化节上,该校首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葛杰夫正式亮相。

偏居东南一隅,无论是产业基础、科研条件,都不及国内北上广地区,该校凭什么吸引到这位国际知名的昆虫学家和生态学家?

“今后将继续与尤民生教授团队合作,计划组建一个国际化的科研团队及实验室,争取在利用景观生物多样性控制害虫领域取得国内领先、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葛杰夫为科技日报记者揭秘。

之前,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网络版发表了由尤民生发起和主持的小菜蛾基因组研究成果,这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申报的“小菜蛾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格局与变化关系”项目,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3年重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为该校零的突破。

“树立国际的视野、集聚全球的资源、服务世界的胸襟”,福建农林大学党委书记叶辉玲和校长兰思仁为这所地方院校协同创新战略勾勒出“世界坐标”。

正是打破种种有形或无形的“围墙”,这个“地方队”承担起不少“国家队”重任,在诸多领域为农业现代化贴上“中国牌”——惠及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菌草技术,研发占全国出口2/3的BT生物农药,覆盖全国种植面积85%的甘蔗品种,培养国内80%的蜂学专业人才……

视野国际化,地方院校也有“大谋略”

这是一场破解小菜蛾基因组的“国际大合唱”——在长期研究、特别是近3年来的攻关中,该项课题相继吸引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的十几位研究人员参与,包括两位“闽江学者”的重量级成员:澳大利亚查尔斯特大学教授葛杰夫、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教授里尔特瓦莎。

小菜蛾具有强大的破坏和抗药能力,给各国防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全球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达40—50亿美元之巨。通过解密基因组寻求这一世界性害虫的防治之道,成为世界农业科学界内激烈争夺的制高点。

此前持续20多年的研究中,领唱者尤民生团队积累了丰富的试验样本,而联手实力位居国际前列的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则填补了测序设备“短板”、攻克了技术难题,最终在这场国际大赛中“夺标”,为使用无害生物农药或者少用化学农药防治小菜蛾提供可能,确保餐桌安全。

谈到下一步计划时,尤民生说:“通过引进葛杰夫教授,借助他的学识、专长和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国际先进科研团队的合作交流,促进我国昆虫学科建设,提升害虫生物防治及综合治理的科研水平。”

“科研国际化是高校学术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只有学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而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理论和科研方法,又能快速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叶辉玲说,小菜蛾基因组成果的取得证明,在这个效率优先的时代,创新必须基于全国甚至全球资源的配置、整合,才能有重大突破。

作为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福建农林大人一直在思考,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带来的国际化创新大潮,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学校农林类多学科优势,使科研、教学实现“转型升级”,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省长苏树林,省委常委、教工委书记陈桦,副省长陈荣凯、李红等相继对学校提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现代农业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支持福建农林大学与中国农业发展集团共建中国种苗研究院”,写进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上升为省委、省政府部署加以推动。

福建农林大学“顶天立地”的战略思路逐渐清晰:要立足国际视野,开门创新、开门办学,积极融入国际化大潮,突破地方高校资源配置相对薄弱和办学意识相对封闭瓶颈,“倒逼”学校建立适应国际化的科研教学机制,集成全球创新和教育资源,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要扎根本土需求,积极融入创新型国家和省份建设,用工业化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构建适应市场需求的协同创新新模式,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等有机结合,使特色学科优势转化为支撑区域转型升级优势,促进农业发展、农村富裕、农民增收……

资源国际化,新机制释放共赢“正能量”

投资1亿元筹建“植物基因组与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引人注意的,不单是这项平台投入为福建农林大学史上之最,还有负责筹建该中心的学校引进的“长江学者”、国际植物性染色体进化和甘蔗基因组研究权威专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明瑞光及其团队。

“中心将从事甘蔗、木瓜等热带亚热带作物以及区域特色作物研究。”明瑞光说,根据学校授权,中心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人事制度、研究培养、科研管理等各方面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国际通行的“学者治理、学术自治”管理体制。

福建农林大学战略构思的蓝图由此徐徐展开:通过建立适应国际化的科研教学机制,集成全球最顶尖的甘蔗研究团队,一手抓甘蔗基因芯片等高水平的世界前沿基础研究,一手努力构建服务生产一线的甘蔗育繁推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实现基础研究、学科建设和产业升级相结合。

已在我国甘蔗行业执牛耳的福建农林大学,缘何还有这么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选育的3个品种占到全国蔗糖产量的85%,品种单一化问题严重亟须改良;依靠扩大种植面积,高人工、高成本投入传统生产方式难以维系。”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如凯教授认为,通过种质创新研究,解决遗传多样性问题,在产量形成与糖分积累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上实现突破,提高生产效率、投入产出比。

面对甘蔗基因组学研究这一作物界的世界级难题,陈如凯团队联手国际一流的明瑞光团队,加强该领域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力图全面掌握甘蔗功能基因文库,从国内一流跨进世界先进水平,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占领先机。

在努力打通源头创新的同时,福建农林大学也加快产业化推广的步伐:与全国唯一的农业央企——中国农业发展集团签订协议投资5亿元,探索共建“公益二类独立法人”性质、股份制运营的“中国种苗研发中心”,将成果优先在该集团及下属企业进行转化;

福建省成立由省领导担任组长的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协调小组,中心由福建农林大学牵头,整合福建省农科院、中农发集团、台湾大学等两岸机构,围绕水稻、果树、茶叶等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等科学问题,对食品安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环节全方位防控,打造集人才、学科、科研、产业一体的科技创新平台。

“从建设植物基因组中心学校‘学科特区’这个‘点’,放大到特色作物安全生产中心这个‘面’,构建面向国际、服务产业、跨学科、跨领域的育繁推一体化科技创新链条。”兰思仁深有感触地说,这源于近年来学校相继启动实施科技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优化布局、校院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若干意见和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以制度创新促进科技创新,激发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成果轻应用等倾向,以重视原始创新和服务产业为科研导向,调整科技评价、奖励“指挥棒”,设立“科技成果推广奖”,建立推广教授、分红激励、科技服务企业联络人等制度,融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改变农业科技资源分散、学科壁垒等问题,面向区域产业整体需求和学科群建设,调整科研组织形式和科技资源配置,整合80多个研究所,组建科技创新(培育)团队,由书记、校长带领各领域专家团队,与地方政府进行整体对接,共建古田食用菌研究院、漳州发展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等,组建水土流失治理、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创业园等专家服务团,形成校地、闽台和校企等协同创新格局;

——改变以往以人带项目的做法,探索“以项目引才、以课题找人、以才引才”新模式,投入3亿元经费启动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双百计划”、最高百万年薪全球招聘部分学院院长,与加拿大、美国、日本等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互访、学生交流项目,在服务产业升级和企业需求的同时,推进创新型实践人才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服务国际化,发展成果香飘五洲四海

“点草成金”?同西方种菇技术相比,在卢旺达、南非、莱索托等国,它的制作菌种的成本只有其十分之一,菇农投入也只有其百分之一,而产量却增加了两倍以上。

这种由福建农林大学林占熺教授发明的、传遍五大洲的神奇菌草技术,点燃了卢旺达一群“蘑姑娘”们的创业梦。作为该校在卢设立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期菌草技术培训班的学员,尚塔尔在中心专家林占森、林应兴支持下,发起成立了“爱农合作社”,并取得了在当地看来相当可观的收入——在几个月里收获2吨多鲜菇,销售收入近300万卢郎,纯利达120万卢朗,折合人民币1.2万元。

紧接着,旨在深化中卢农业合作、建设中心学员创业平台的中卢农业合作项目孵化园开园运营,让当地更多的农民学习和运用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脱贫致富。在林占熺团队的不懈努力下,该校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菌草技术和旱稻技术援外基地,为87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1654名技术人员。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圭亚那总统、柬埔寨国王等外国元首,先后莅校访问并亲手种下象征友谊的巨菌草。

作为地方农业院校中唯一承担国家技术援外工作的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不断加快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依托学校在菌草、蜂学、茶叶、林业等学科上的优势和特色,与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全面开展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合作;祁建民教授团队创建了黄红麻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率先在国际上实现了光钝感杂交红麻三系配套,已育成审定黄红麻新品种43个(国审14个),育成品种数占全国黄红麻品种总数的2/3,覆盖全国种植面积1/2以上,与马来西亚、孟加拉国、马里、贝宁等国,建立了紧密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多用途开发的产业联盟。

“把科研论文写在田间地头、农民口袋,把创新创业放在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链条上。”福建农林大学副校长黄一帆表示,通过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教育教学改革,把科技作为关键性要素植入现代农业生产链全过程,将学科综合优势转化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释放出服务区域产业升级和企业需求的驱动力。

——聚焦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原始创新研究,协同国内外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农业央企,建设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水稻病毒的虫传专化机制及其致灾效应、昆虫生态学及昆虫基因组研究等领域,除了诞生菌草技术、甘蔗育种外,还有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的水稻育种,选育了全国推广范围最广的甘薯和花生新品种等重大成就;

——聚焦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施“四到基层、助推三农”工程,推动平台、专家、成果等要素在生产一线集结,助推长汀新一轮水土流失治理,为丰富“长汀经验”内涵提供科技支撑;大力推进行业关键技术科技攻关,引领南平食品、三明林业、漳州花卉等专项行动,年产值相继突破百亿大关;菌草技术在新疆、陕西等32个省市推广,单在宁夏就有17500多户发展菌草生产,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

——聚焦企业亟须解决的关键、重大技术问题,携手中兴大学等台湾著名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建大陆首个海峡创业育成中心,并借助6·18、农林渔茶四大博览会等平台,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先后有3057项成果与企业实现对接,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亿元,辐射带动3.6万人就业;计划投资30亿元的三明林业工业园、投资50亿元的正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相继兴建……

叶辉玲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诸多措施,对正处于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的学校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学校将持续推进人才工作、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等加强内涵建设的各方面改革,从更广的视野整合境内外创新资源,以更大的气魄引进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实施协同创新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福建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