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温室孕育大希望”

—访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温室基地 李振声、李家洋……一个个在中国农业科学界声名显赫的名字,都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息息相关。小麦基因组测序、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这些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也离不开该所科研人员的努力。近日,《中国科学报》记者走访了该所的温室基地,试图探知小麦高产的秘密。

受冬季低温的影响,当记者走进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时,该所的大部分科研工作和实验已转至温室基地进行。走进院内,一排排青灰色的平房靠院墙而立,看上去并不起眼。只有透过半透明的顶棚,才能隐约看到里面的农作物。室外虽然寒风凛冽,室内的小麦、水稻却正扬花吐穗、绿意盎然,仿佛是两个世界。

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G-4温室实验室。它主要是用于小麦等冬季作物的培育和研究。推开厚重的大门,一名科研人员正坐在入口处,用筛子给小麦脱粒及精选,然后将一粒粒金黄色的种子,放入信封内储存。他热情地介绍说:“在温室里播种的小麦,没有月份的限制,并且由于温度、光照、湿度和营养等条件较好,小麦在温室环境中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为100多天。如果在大田里,冬小麦一般是在前一年的10月份左右就要播种,到第二年五六月才能收获,整个生长周期比较长。”

记者注意到,整个温室的育种基地处在半地下室状态,每个独立房间都标明了具体课题组、联系人、种植的作物名等详尽信息。温室顶部都悬挂着补光灯,橘黄色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一株植物的叶子上。里面培育的植物,有的是单独种植在花盆内,有的是多株培育在一片较大的培植土壤里。

工作人员解释说:“根据春小麦、冬小麦等不同的小麦品种,工作人员需要调整温室的设定条件,并进行定时监护,以确保下一步的收获、筛选和脱粒等工作,从而开展与产量相关的研究。”每一间独立温室都培育着不同的小麦、水稻、棉花等农作物,因此不同房间都配备单独运行的温度、湿度控制器。对于不同的作物,工作人员会设置不同的补光时间和强度。

在一个半敞开门、用于培育小麦的温室内,记者发现补光灯的旁边挂有一个个黄色粘板,看上去分外显眼。门口一名科研人员回答了记者的疑问,“温室内危害小麦生长的主要是蚜虫,这需要我们想办法消灭它。这是一种专用的粘板,它的黏性十分强,小虫子一旦碰上就会被粘住”。

科研人员还介绍说,该温室主要是进行小麦基因和杂交育种的研究。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一般自然异交率极低,为了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种间的基因重组,必须对小麦进行人工的有性杂交,这就需要温室这样的环境。“小小的温室,其实起的作用一点都不小。”

事实上,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研发小麦的高产新品种方面,一直卓有成效。“科农199”“小偃81”……近年来,一系列有影响的新品种,都起源自这些看似普通的温室。

该所研究资源中心主任仇光星介绍说,小麦温室实验主要是为小麦基因定位和克隆做前期材料准备。而小麦基因定位及克隆研究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更快地实现小麦的高产。一旦在温室实验完毕,就可以转向河北赵县等育种基地,进行产量方面的研究,“小温室,孕育着大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