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号文件或出台粮食安全方面细化保障机制
从本月12日至13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到23日至24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国首次出现分别聚焦城镇、农村的两大专门会议相继召开的情况。
城镇化视野下的三农工作
大公财经12月24日讯 (记者马浩亮)从本月12日至13日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到23日至24日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国首次出现分别聚焦城镇、农村的两大专门会议相继召开的情况。中国正在力推的城镇化,实际就是人口和土地从农村向城镇有序流动的过程,这两大会议分别侧重聚焦这一过程的两端。这也真切反映出城镇化与三农工作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在城乡二元化和工农剪刀差的畸形结构中,农业、农村、农民长期处于弱势的不公正地位。城市从大量的土地开发中获益,而农民得到的补偿仅佔土地增值收益的5%至10%。上亿农民在城市中付出比市民多得多的艰苦劳动,得到的报酬却远低于市民;金融机构从农村的大量吸储源源流入城市,“贷款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如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所指出的那样,由于城乡一体化改革滞后,形成城乡之间的市场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双向自由流动。一方面是城市大量闲置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难以进入农村市场,另一方面是农村大量资源由于不能市场化而难以吸引投入,农民只能“捧?金碗要饭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的发展,直接导致城乡差距的不断拉大。
在中国,即使城镇化达到70%,仍然将有超过4亿农民。没有稳固的三农工作,就不可能实现稳固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城镇化。在此背景之下,中央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政都将城镇化和三农工作放在一起,加以统筹考虑。
譬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粮食安全列为六大任务之首。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将增加,而相应地种粮农民却将减少,这一增一减对粮食安全提出了更严峻挑战。因而三农工作必须抓紧在经营方式、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金融扶持等方面出台一揽子行之有效的政策来维护粮食安全,才能护航城镇化的顺利推进。今次的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的一号文件,将在这方面出台更多细化的保障机制。
土地制度改革面临的任务更重。由于城市和工业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农业和农村,土地流向城市是市场化自发选择的必然。如何配置好作为紧缺资源的土地,就必须在城镇化与三农建设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既要坚决遵循土地红线,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又要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空间,并让农民从土地流动中受益。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打通农业、国土资源、建设等各个部门的权力区隔,提高政策统筹性与协调性。
(文章来源:大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