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发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发布

11月7日,由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技术卓越中心和中科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完成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报告》在“第九届中国工业生物技术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生物工业投资大会”上正式发布。

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5年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方位阐释了“一带一路”战略的逻辑和构想,明确了合作对象与战略方向。“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联结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和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以及中间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广大腹地国家与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基础上,还向境外延伸向多个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先进发达国家,境内带动西北、东北、西南、沿海和港澳台及内陆地区的长足发展,将对中国未来国外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产生重大深远影响。

当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不断取得创新与突破,研究范式和产业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科技战略、研发与产业竞争格局也在面临变化与挑战。生物技术作为当今高技术领域中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有望成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粮食、能源、环境、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关键突破点,已成为国际竞争和战略布局的焦点。

报告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发展基础条件,研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基础研究进展和专利技术研发进展的总体情况,综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和国际专利布局情况,并针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提出了发展建议。

总体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发展呈上升态势,与中国的合作互利共赢也在逐步深化。随着“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不断发展,将进一步有利于相关资源、技术与产业的流通和融合,促进沿线国家现代生物产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合作仍面临一定的竞争和挑战,宜抓住历史机遇,前瞻布局、拓展路径,进一步深化科技合作、加强互利互通、开展联合攻关和产能合作,积极推动国家与区域的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