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南繁了,你呢?致敬追赶着太阳的几代南繁人!
现在已近11月中旬,海南之南的太阳依旧灿烂,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南繁的季节又到了,全国各地的“科技候鸟”们也悄悄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我已经到了,你是不是已经在来的路上?
夸父逐日,化躯体为神州山河。
南繁人追寻阳光,以生命之火点亮丰收梦想。
每年的这个时候,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700多家南繁单位的6000多名科技人员汇聚于此,南繁生活已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60年来,经由南繁培育的品种不断充实丰富着中国人的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衣柜子。
南繁育种更育人。
60年来,这里见证了一代代豪情万丈又勤勉躬耕的种业人,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知名育种家。
1950年,我国杂交玉米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吴绍?教授在我国首次提出玉米异地培育的设想,是我国开展南繁的发端。
1959年秋 ,中棉所派科技人员汪若海和农场工人李振河前赴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东方海?u棉试验站进行繁殖亲本和杂交制种,这是首次棉花南繁。
1964年,为了加快育种进程,牛天堂提出夏天在所里研究、冬季到海南加代的“轮番作战”方案,并亲自到海南选点定点。
从1964年开始,程相文到海南开展南繁育种工作,以后几乎每年坚持南繁。
1965年冬,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派潘才暹、徐家舜、梁同生、南继春、北京农大的戴景瑞,后来农业部种子局又调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李遂生,一共6人在海南开展玉米南繁工作。
1968年冬,袁隆平一行三人第一次来到三亚市(原崖县)进行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
1970年,陈学求第一次带队到三亚从事高粱和玉米南繁。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先生的助手李必湖和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在三亚市(原崖县)南红农场发现了三个能使后代保持100%不育株率理想组合的不育稻?,经过杂交选育出野败型?稻不育系二九南、二九矮,为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奠定了基石。
1970年冬季,吴景锋前往海南南红农场,进行自交系加代、白单号亲本繁殖,他配制了白单14和黄白1号等。
1971年春,颜龙安受组织委派,带领科研组3位同志到海南崖县南红农场,向中国最早从事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袁隆平先生学习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1971年,早稻育种专家杨尧城开始南繁。1971年秋,王坚受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的委派,来到海南进行瓜果南繁工作。
1972年开始,谢华安、周开达、朱英国等水稻专家为了加快繁育速度,纷纷踏上海南岛进行水稻繁育工作。
1973年秋,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开始到海南南繁,实现"北瓜南育″。1973年10月,34岁的林德佩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到海南进行甜西瓜南繁育种。
1974年,时任嘉兴市农科院院长姚海根开始南繁,先后培育85个水稻新品种,形成了粳、糯、籼配套,早、中、迟搭配,丰、优、抗兼顾的品种群体优势。
1977年10月,赵国忠和同事一起到三亚南滨农场,对棉花新品系进行加代繁育。
1978年秋,李登海到海南加代育种,培育出紧凑型玉米杂交种“掖单2号”,当初创下中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在全国第一次突破1500斤大关。
1982年,王坤波在时任中棉所育种研究室副主任汪若海的带领下,来到了位于当时广东省海南行政公署崖县崖城镇(现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北郊3公里处的中棉所南繁基地,着手建设国家野生棉种质固,对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王连铮研究员在位子三亚崖城的中棉所南繁基地每年进行大豆育种南繁加代,而且由开始每年南繁一代发展到两代。
1998年,郭三堆专家在南繁基地成功培育双价抗虫棉,国产抗虫棉的市场份额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2004年首次以绝对优势超过美国抗虫棉,推广面积占总面积的70%以上,改写了美国抗虫棉独霸我国市场的历史,2006年他又成功地实现了棉花制种三系配套,此项技术将大大促进我国棉花生产的发展。
2000年8月21目,科技部批复三亚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建设国家863计划杂交水稻与转基因植物海南研究与开发基地,标志着南繁开始通过生物技术改选传统育种。
从2002年开始,李艳华每年冬季都到海南三亚南繁培育,使大豆育种期由原来的11年缩短到7年。
在南繁农田里,你能见到那些早已功成名就的种业界大腕,也能看到一些从未停歇的年轻育种人,更有很多籍籍无名的南繁工人。这群南繁人,用希望的种子培育了全人类“消除饥饿”的信念。透过他们,南繁精神将一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