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不足和粮食系统不完善给亚太区域营养状况造成的威胁与日俱增
发表日期:2017-11-11 01:12AM 阅览次数:
报告提醒,尽管亚太区域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有些地区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形势或有所恶化.
2017年11月10日,曼谷/罗马 - 粮农组织今天指出,亚太区域拥有世界上大多数营养不良人口,应采取紧急行动来改善其饮食结构,重新调整对提供健康营养食品至关重要的粮食体系。根据粮农组织《2017年区域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概览》,迫切需要解决营养不良问题,进一步推动健康食品的消费,同时遏制不健康食品消费的增长。
除了进一步对农业投资之外,该报告还强调迫切需要加大对其他领域的投资以应对营养不良问题,如改进卫生设施,增加安全饮用水获取,改善生命最初1000天的饮食,以及促进多种营养丰富食品的消费。
报告提醒,尽管亚太区域数百万人的粮食安全状况有所改善,但有些地区的饥饿和营养不良形势或有所恶化。最新数据显示,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大约有五亿人营养不良。
五岁以下儿童的营养情况尤为严重,其中四分之一发育迟缓。报告还发现,过去十五年来,肥胖人数呈上升趋势,超重儿童发生率"显著增加",特别是在南亚(从3%增至7%)和大洋洲(从5%增至近10%)。
联合国各机构、决策人员、私营部门共同努力
该报告的调查结果于今天在曼谷举行的亚洲及太平洋可持续粮食系统促进健康饮食和改善营养区域研讨会上公布。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本区域及其他地区的大约250位议员、决策人员、学者、研究人员、学生、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和发展伙伴。
专家们将讨论旨在改进食品生产、加工和分配的扶持政策和计划,以及推动改善营养和健康饮食的更有效的方法。研讨会由粮农组织与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和世界银行共同举办。
粮农组织亚太区域"零饥饿"特别亲善大使,泰王国玛哈扎克里·诗琳通公主殿下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呼吁参会者共同寻求解决办法。"全世界已经作出"零饥饿"承诺,而改善营养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成果。我们必须着眼于改善当前的生产系统和消费模式,并制定行动方针。"
粮农组织的报告再次强调采取更多创新方法,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遏制粮食损失和浪费,这种做法也将为改善整个粮食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2030年零饥饿目标仍有望实现
尽管在亚太区域的一些地方,饥饿发生率持续上升,在2030年之前实现零饥饿目标仍是有可能的。为此,与会者在区域研讨会开幕式上再次呼吁增加投资以改善整个区域的粮食系统。
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暨亚太区域代表卡迪瑞桑(Kundhavi Kadiresan)认为:"确保良好营养的前提是加强对健康食品及其选择的认识,以及打造有效的和可持续的粮食系统来提供负担得起的粮食。"要想本区域实现零饥饿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必须为改善粮食系统投资,整合知识和资源以应对当前的粮食和营养挑战。"
联合国营养问题行动十年
此次研讨会是2016-2025年联合国营养问题行动十年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寻求加大投资和行动力度以改善人们的饮食和营养。会议将利用两天的时间就本区域及世界其他地方近期针对营养和粮食系统所采取的创新举措和最新研究进行审查,其目的是在审议健康和可持续膳食问题之外,探索有助于提高粮食生产、加工和分配质量和效率的具体行动。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与会者将致力于创建区域和全球伙伴关系和网络,以推动营养敏感型农业的发展。亚太论坛是五个区域研讨会之一,目的是推进去年12月在罗马举行的"可持续粮食系统促进健康饮食并改善营养国际研讨会"的各项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