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施一公教授获颁:“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
10月29日晚,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因“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的重大贡献”,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院士获颁“生命科学奖”。
科学委员会对其做出如下评价:
“生命科学奖”获奖者施一公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体这一关键复合物的结构,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层面机理作出重大贡献。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是: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从酵母到人等所有真核生物的基因含有外显子和内含子,前者是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后者不含蛋白质编码信息。DNA指导下转录出前体信息RNA后,剪接体将内含子切除,这样得到成熟的信使RNA,后者通过翻译将遗传信息传到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RNA剪接的异常可以导致多种人类疾病。但是,在施一公的研究之前,剪接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结构没有得到阐明。
应用近年取得技术突破的冷冻电镜、结合前人对剪接体生物化学和结构生物学研究,施一公首先解析了真核剪接体近原子分辨率的结果,第一个揭示了活性部位,很大地推进了我们对剪接体复合物的理解。继此,施一公解析了剪接过程剪接体三个重要中间过渡复合物的结构,显示剪接体功能重要的重构和结构基础。施一公实验室还报道了人类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结合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Reinhard Lührmann博士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Kiyoshi Nagai(?井??)博士等科学家的贡献,施一公实验室的结构推动我们对剪接过程的机理理解,为治疗剪接体相关的人类疾病提供了结构框架。
施一公与颁奖人合影
施一公院士
未来科学大奖成立于2016年,是由企业家和科学家联合发起创办的民间科学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地区做出的原创性科学成果,从而激发社会对科学的热爱、对科学家的尊重,提升公民科学素养。
此次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教授,凭借其在量子光学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使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通信成为现实可能获得“物质科学奖”,今年首度颁发的“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授予在双有理代数几何学上作出杰出贡献的北京大学许晨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