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不易 切莫出现“卖粮难”

11月4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紧急通知,部署进一步做好2017年秋粮收购工作。通知指出,要针对产后受灾特殊情况,打破常规,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统筹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帮助农民售粮变现,防止发生农民“卖粮难”和霉粮坏粮。

农业生产一半在人,一半看天,人能干,自然灾害又少,粮食一定丰收。反之,就很难说了。今年9月份以来,由于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区遭遇连续阴雨天气,部分地区中晚稻倒伏导致穗上发芽,玉米水分偏高出现生霉,不仅粮食产量受损严重,也给粮食收购工作带来较为不利的影响。但是,越是在这样的时刻,越要做好粮食收购工作,避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给今后的粮食生产留下隐患。

事实也是,粮食生产本身就是赚钱不多、付出很大、受自然环境影响严重、投入产出难以把控的一项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从政策、资金、服务等方面给粮农以最大力度的支持,鼓励他们种好粮食,为国家多种粮、种好粮,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在农业遭遇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可能出现减产或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就停止收购、停止服务,从而给种粮农民造成严重损失。那么,粮食生产就会出现严重问题。一旦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粮食供应就会出现问题,市场就会供不应求,从而出现粮价上涨、市场不稳、社会风险频发的现象。显然,这是不希望出现的现象。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已经不是几十年前,一方面,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供应已经比较充足,没有必要再过度收购粮食,造成粮食库存积压,陈化粮等不合格、超储存期限等粮食出现;另一方面,全球化的逐步推进,全球大流通格局已经形成,很多国家都希望把粮食出口到中国,且价格比国内生产的粮食价格还低,质量也有保证,为什么不采用多进口方式替代,而非要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和过度收购呢?

粗粗一听,都有道理,甚至很有道理。但是,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有道理的背后是有风险,很有道理的背后是危机。因为,粮食生产受自然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大,天气好,自然灾害少,粮食生产就能丰收。反之,就会出现严重问题。纵然可以通过粮食进口满足生产出现问题的需要,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国家身上,风险还是很大的、危机也是很多的。毕竟,粮食不同于一般商品,粮食事关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生存条件。粮食供应出现问题,就是天大的问题,就有可能导致国家的混乱。毫无疑问,中国不能因为粮食问题被别人卡脖子,被别人锁住咽喉。

众所周知,面对各地发展热情高昂,投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城市建设的速度很快,中央反复强调,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确保耕地面积不出现大规模下降的现象,要求地方在增加建设用地的同时,必须置换出新的耕地,补足耕地面积,目的就是要通过耕地保护,确保粮食生产不受影响,确保蔬菜供应等不受影响,确保市场稳定。因为,如果其他方面做好了,粮食生产和供应却出现了问题,不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工作,更会带来社会的严重不稳定。社会不稳定,别说发展,就是生存都面临巨大风险。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今年部分地区出现的自然灾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在粮食收购问题上站稳立场、提高认识,必须尽一切努力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不仅要在收购的品种、质量、效率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应收尽收、能收都收,还要在价格上有保证,不要因为粮食质量下降就过度压价,影响种粮食农民感情。钱是能够通过劳动挣回来的,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被伤害了,可不那么容易买回来。

眼下,很多在城市打工的农民,看到农村的政策越来越好,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开始陆续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和经营等方面的工作。很显然,农民回乡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是非常有利的。如果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不能抓好粮食收购工作、维护农民利益,就会对农民回乡带来严重影响,对强农惠农富农产生伤害。

“卖粮难”的问题决不能发生,强农惠农富农“落实难”的现象更不能出现。能不能做好粮食收购工作,避免出现“卖粮难”,也是考验地方政府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落实中央要求、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标准。如果哪个地方出现“卖粮难”问题,就一定要严厉追责,决不姑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