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涉足基因检测行业盘点
健康点统计发现,相当数量的药企已经涉足或深耕基因检测行业。这固然是借了之前资本市场的春风,更多是药企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个体化医疗的夙愿。
十月七日,国家发改委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介绍“党的十八大医疗高技术领域发展成就”时,专篇结介绍了基因检测行业,认为基因检测产业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力量。
在这股新动能中,药企涉足的基因检测公司是一支独特的力量。
药企缘何入局基因检测?
在近年政策利好、资金充裕的环境下,除了继续活跃的境内外并购,本土药企的创新能力也在显著提高。最近五年,有大概3000个新药注册申请获批开展临床研究,涉及210个一类新药,这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是肿瘤用药。
过去三年间,FDA批准的110个新药中,同时批准伴随诊断的占比达40%。此外,基于EGFR、ALK、BRAF等几十个突变的基因检测也得到了临床专家的广泛重视和应用。
新药研发热情高涨的同时,随着“精准医疗”概念的普及,药企愈发认识到精准诊断才是精准医疗的前提。毕竟,药物疗效是有多方面因素左右的,而基因对药物效果会有很大影响。
健康点此次统计了A股市场上的上市药企(绿叶制药为港股上市企业),发现相当数量的药企已经涉足或深耕基因检测行业。
▵上市药企涉足基因检测业务情况(健康点整理)
如健康点统计所示,国内上市药企涉足基因检测行业大都发生在最近三年中,尤其以2015年为最,相当大的原因也是受到年初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宣布“精准医疗计划”的影响。
与大量基因检测创业公司集中在祖源分析、疾病风险提示等“低护城河”领域不同。药企涉足的基因检测公司几乎无一不是“重装上阵”:肿瘤早期诊断、肿瘤用药伴随诊断、个体化用药建议甚至测序仪的开发成为药企涉足的重点。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上市药企涉足基因检测行业,大多仍然是采用外延并购的方式。这一方面与药企受外部环境鼓动,急于抢占赛道有关,另一方面也和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火热的资本市场有关系。一个显著的现象就是2016年之后,药企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进入基因检测赛道的案例明显变少。
如2015年8月,绿叶制药以3000万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新加坡基因检测公司Vela Diagnostics,业内不少人认为价格并不便宜。毕竟当时Vela的业务主要在欧美澳洲和东南亚市场,尚未进入中国,其产品也主要用于医院诊断,尚未和药物开发相结合,与绿叶制药主业的磨合也尚是未知数。
誉衡基因CEO金鸽告诉健康点,“我们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也看了很多项目。不过溢价收购海外基因检测公司,海外权益和市场中国企业现阶段是玩不转的,海外市场没有办法推进。国内现在的情况licence in也不是好时机。拿人家的产品来中国卖,盈利不一定跑的出来,资本市场也不一定认。所以综合考量以后就还是自己做。”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药企就是先声药业。这家纽交所退市的中国药企在基因检测领域的布局可谓丰富。在国外,先声药业先后投资了全基因组测序公司Veritas Genetics、基因生物信息学公司Seven Bridges、纳米孔测序仪公司Oxford Nanopore。在国内则参与了生物技术公司奕真生物2016年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2017年,先声药业干脆直接宣布筹建自己的检测公司先声诊断。
先声药业有自己的逻辑,其创始人任晋生表示,最近几年,不得不关注一个重要的趋势是:药物伴随诊断风起云涌。“我们希望能够与临床专家合作研发新一代疾病早期诊断方法;与药物研发有机结合,开发药物伴随诊断技术;同时,全面参与到传统医药学与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交叉集成创新的科技趋势中。”
外资药企早早动身
药企与诊断公司的邂逅,在中国虽然仍属先见和少见之举。但在国外已经是相当正常。2015年伊始,一些以基因测序为核心的诊断公司就开始密切地与药企展开合作,药明康德、罗氏、辉瑞、诺华、Myriad等动作引起全球的关注。罗氏的制药部门和诊断部门更是齐驱并驾。
2015年1月,罗氏集团出资10.4亿美元收购美国Foundation Medicine公司56%的股份。FoundationMedicine利用基因诊断,为肿瘤患者确定最精准的治疗方案,曾经拿到Google Ventures 和 BillGates 贡献的 1 亿美元融资。罗氏除此以外,还将一系列的基因公司收归麾下,如德国的转化肿瘤学和基因组学公司Signature Diagnostics,美国的基因组分析公司BinaTechnologies,Genia Technologies公司和Seragon Pharmaceuticals公司等。
在国内对新药研发与伴随诊断的重要关系,外资药企的意识也要早的多。比如罗氏制药在2012年2月就成立了专门的生物标志物(Biomarker Science Liaison,BSL)团队,专注于推动前沿的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的个体化医疗临床应用。据健康点了解,罗氏制药在中国的BSL团队高峰时期曾经多达70余人,目前仍然保持超过40人的规模。与医药代表不同,BSL团队不背销售业绩,除了日常拜访医生,其主要致力的是提高受体因子的检出阳性率。
在今年的医保谈判中,罗氏制药的四款靶向药物赫赛汀、美罗华、安维汀、和特罗凯已全部被列入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罗氏制药BSL团队一位成员告诉健康点,“估计以后的任务会更重,而且会走的更加基层。”
提前布局与剑走偏锋
在企信宝、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两家第三方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上,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五个城市,公司名称中带有“基因”二字的企业就有近千家。竞争不可谓不激烈,药企旗下的基因检测公司何以生存呢?
提前布局或者剑走偏锋或不失为生存之道。
金鸽认为,目前基因检测行业做肿瘤用药伴随诊断的,基本集中在靶向药领域,已经属于竞争红海。与其一头扎入,不如风物长宜放眼量,选取一条未来的跑道。
“在免疫时代的到来前,一个前提就是精准做好患者分群。”誉衡基因CEO金鸽对健康点表示。
2013年,《Science》杂志评选癌症免疫疗法为2013年度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尽管目前国内还没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不过,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具有广谱性、低毒性、持久性等特点,被业界广泛看好,未来随着国外药物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像恒瑞、信达、嘉和这样的本土药企的抗PD-1药物陆续获批,将进一步推动免疫治疗的基因检测市场,那时中国才将迎来免疫治疗基因检测市场的真正爆发。
在今年NCCN指南中已经明确提出,对于无明确驱动基因突变的初诊的晚期NSCLC肺癌患者,可以进行PD-L1的检测,如果PD-L1表达≥50%,初始治疗可以选择PD-1单抗Keytruda用药。
“未来中国大规模的免疫治疗药物上市后,药物的价格会大规模降低,可能只有现在的一半,届时基因检测的成本也自然会降下来。”金鸽表示。
另一个方向就是小癌种。金鸽认为,针对肺癌等大癌种的肿瘤基因和用药检测,市场上有大把的公司可以做。但是头颈癌等一些小癌种却甚少人关注。虽然这些癌种的患者相对较少,但是都集中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几家医院的几十个医生手中,是药企最希望找到的精准患者,对基因公司未必不是一个好的细分行业方向。
漫长的用户教育
近几年,尽管国家卫计委和CFDA已经开始对基因检测临床应用市场加强了监管,但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基因检测公司仍然多如牛毛。在采访中,多家专注伴随诊断的基因公司都对健康点表示对监管趋严的预期。
然而现实情况是,即使有这么多的基因检测公司,大部分人对基因检测的概念依然是懵懵懂懂。
华大智造华北地区负责人杜宇表示,绝大部分人均听说过基因检测,但真正了解者寥寥,询问最多的还是目前基因测序在民生领域运用最广泛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NIPT)。
的确,在不少孕妈那里,产前无创已经完全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从今年开始,在深圳缴纳社保的孕妈做无创产前检测,生育保险可以报销555元,深圳市政府民生项目报销300元,也就是说深圳市政府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深圳的孕妈进行免费检测。华大基因CEO尹烨告诉健康点,现在甚至有不少香港的孕妇过关到深圳做检测。2016年,NIPT龙头华大基因和贝瑞和康样本量的增长都超过100%。随着检测成本的不断下降,中国有望成为NIPT全球渗透率最高的国家。
这样的用户教育现状让肿瘤领域的基因检测同行羡慕不已。
作为基因测序行业最成熟的应用,NIPT(无创产前检测)的成功是基因检测行业人士希望复制的一个模式。
金鸽认为,用户教育首先还是要教育医生。“医生其实对新技术未必有产业人士敏感。但是医生有动力去帮助患者。”不过,“医生的教育成本非常高。我们有40多个科研团队,围着医生,不断去做各种尝试。”
即使医生充分认识到药物伴随诊断的重要作用,说服患者也同样是个大问题。安徽省一位国内药企的医药代表告诉健康点,“目前安徽省相当多的靶向药用药患者还是盲吃。” 一方面有不少老百姓做不起检测,盲吃靶向药;另一方面,很多患者也觉得花几千甚至上万元钱做药物伴随诊断不划算。有这个钱不如多买点药吃。另外,癌症治疗也不仅仅是对患者个人的问题,大多数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决策,“经常说服了患者还得说服患者家属,非常麻烦。”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部市场总监朱家康对健康点表示:“如果易瑞沙不检测EGFR,如何谈得上是价值医疗?阿斯利康强调诊疗一体,先诊断,再治疗。我们需要有跨界融合的、理解疾病的合作者。
这或许就是越来越多的药企涉足基因检测行业的初衷:药企不再只管卖药,而是要保证药卖到正确合适的患者手里。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