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自觉与教育自信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理论自觉与教育自信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生

【思想汇】

世界是多样化、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也是如此。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应是丰富多彩的,要根据各国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现实国情和不同发展方向来进行抉择,而不能走趋同的道路。只有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才能在服务国家与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在认真吸收世界先进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就是要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中国特色”这一“灵魂”

大学的衡量、评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课题,虽然国际上推出了不同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排行榜,有些方面的指标是共同的、可以衡量的,但有些方面是不同的,难以衡量。过去我们较为关注大学的共性特征和可以衡量的外在指标,并向这方面努力,但是,我国的高等教育不仅要有这些外显的“形”,更要有内在的“魂”,而这个“魂”没有也无法用统一的国际标准来衡量,也没有一致的路径可以选择,需要根据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制度特点和时代要求来探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既要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那些外显的“形”,更要有内在的“魂”,而这个“魂”就是“中国特色”。

我国大学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寻求和确立自己的“魂”,把“中国特色”注入到大学建设的“魂”中,体现中国大学的学术自觉和教育自信。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办学理念、发展路径与体制机制等方面,贯穿于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等职能中,也就是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传承中国文化与教育理念。中国的高等教育,根植在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土壤中,每一条根脉都接受着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滋养。中国的大学是为了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因此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色,并且要以世界一流为标准,瞄准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不懈努力奋斗,跻身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林。“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这句话十分富有哲理。它揭示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大学的真正世界竞争力之所在。我们提倡的国际视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是西化,更不是美国化。当然,我们也不能抵制对先进高等教育模式的学习,更不能排斥对先进国家高等教育实践经验的积极吸收,在提取本国高等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的同时,也要学习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关键是要找到转化外国经验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生长点。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体现了深刻的理论自觉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各国政府和政党所高度关注的问题,如何看待这个关系,涉及到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涉及到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基本性质的认识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基本方向。在20世纪20年代,对于这一问题,争议很大,有人把教育看作救国救民的唯一希望,有人主张教育要超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之外。前一种观点即“教育救国论”,后一种观点是“教育清高论”。这两种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尽管有其积极意义,如有利于全社会重视教育,有利于保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但是,从其理论基础和思想方法来看,它们是片面的。其理论基础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们要么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将人看成是可以脱离社会而可以随意加以培养的人;要么以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为基础,将美好社会的实现寄托于人的高尚道德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塑造上。从其方法论来看,都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看待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么将教育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要么将教育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发展隔离开来。这些观点在实践上面,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后果,即没有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矛盾运动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政治经济条件,忽视了教育的社会属性。中国共产党人没有抽象地看待教育与其他社会领域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的作用,而是把握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具体联系,明确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根本不存在一个能够超然于社会之外的教育,也不存在一个可以单纯被教育所随心所欲加以设计和改造的社会,教育要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服务,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服务。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并结合自己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作重点,具体阐明了关于教育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基本主张,不仅把发展教育事业看作一种奋斗目标,更是当作一种实现革命与建设事业总目标、总任务的重要手段。党在每个历史时期教育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否明确而且行之有效,除了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外,还取决于能否正确反映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例如,我们说世界一流大学要具有国际影响力,要在某几个学科、某几个领域站在世界的前沿,强调的是大学在知识生产和学术创新方面的功能。另一方面,世界一流大学要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需要,强调大学的服务功能。这两者处于辩证的统一体中,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不可偏废。在今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强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精神动力。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

现代化并不等同于西方化,它应该是民族精神与现代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现代化对于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来讲,不过是用各自独特的民族精神来诠释现代文明的成果的产物。中国的教育现代化,既要吸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又要以中国固有社会文化与教育思想为基础,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源头活水。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基础上,形成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等教育理念,这些理念不仅对我国教育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且对世界现代教育发展有着启迪之处。从高等教育历史看,现代大学虽渊源于西方的中世纪大学,但在中国古代,早有高等教育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最早是于公元前124年,即汉武帝元朔五年设立的太学。宋代以后兴起的书院也近似于高等教育机构,它得名于唐代,经历了宋元明清的繁荣发展,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高等教育形式之一。它有官办、私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强调自由研讨、教学结合、不同学派互相交流等,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传统与特色。

晚清以降,废科举、兴学堂,中国现代大学得以形成和发展。中国现代大学的形成与发展是学习与借鉴、模仿西方大学的结果。但是,中国现代大学并不是简单地移植西方大学,而是中国教育传统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对话、抗争、融合,并因此而形成的新式中国大学教育。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如蔡元培所言: “吾国今日之大学,乃直取欧洲大学之制而模仿之,并不自古之太学演化而成也”,现代大学并不是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延续和发展。但却如梅贻琦所讲“制度为一事”“精神又为一事”:“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溯其源流,实自西洋移植而来,顾制度为一事,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而言,中国教育史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而言,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而事有可通者”。这实际上是说,虽然中国现代大学的制度是学习西方的,但大学的精神却与中国教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渗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本质精神。因此,认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必须要正确看待与传承中国教育的传统与理念,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文化基础。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体现了坚定的教育自信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是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之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既满足本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又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有光辉成就,也有曲折探索,从历史经验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接近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中国大学正发生着从“陪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2017年6月,2017“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发布,中国大陆高校上榜1289次,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并在7个学科位列世界第一。英国QS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第14届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12所高校进入全球百强,成为拥有世界百强大学最多的亚洲国家。2017年9月,英国教育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最新的世界大学排名,清华、北大进入前30名,复旦大学等5所高校入围前200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主编菲尔·巴称赞,中国大学正在超越欧美的名牌大学,开始真正成为全球精英的一部分。

今天,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已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如立足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之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相统一;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改革,加大体制机制创新;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等等。这些基本经验是高等教育长期实践的结果,也是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经验。

中国高等教育的卓越成就和基本经验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魅力,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是我国教育自信的基础。坚定教育自信,坚持“中国特色、世界水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必将崛起,从而成功跨越后发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并将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

(作者:李立国,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副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