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提到的重大科技成果背后站着中科院人
昨天(2017年10月18日)一早,大院er们早早备好小板凳,准时收看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在提到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时,习总书记特别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来举例子,进行了说明。
当时大院er们都不由自主得挺直了腰板,鼓起了掌!
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成果的背后,都站着中科院人的身影!“中国天眼”、“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3项成果全部由中科院完成;中科院还是天宫二号的主要承担单位,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而且,科学大院(ID:kexuedayuan)此前几乎都曾做过深入科普,现在大院er特整理出来,方便大家更好地了解。
一、天宫二号天宫二号于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实现成功对接。
图文: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二):“液桥”是座什么桥?居然要在太空搭!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五):太空中测量海平面?交给微波高度计吧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六):自拍神器+守护使者,这颗伴星不简单!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七):“天极”望远镜:揭开恒星“生命之花”的秘密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九):“太空天气警报员”:空间环境分系统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十):高等植物培养实验:我们要去太空种水稻!
“天宫二号”科普来了(十一):天宫里的尖端“相机”:宽波段成像光谱仪
视频:
二、蛟龙号
“蛟龙号”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载人深潜先进国家行列,在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和深海科学研究中将发挥开拓者作用。中科院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完成了“蛟龙号”三大国际领先技术中的两项攻关任务(声学系统、控制系统)。
图文:
三、“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设计建造,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已经宣布发现数颗脉冲星,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将在未来20至30年期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图文:
中国人第一次用自己的望远镜找到新脉冲星!FAST首秀实力不俗
视频:
四、“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我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于2015年12月1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立项研制的四颗科学实验卫星之一,是我国第一颗完全由中科院研制、生产的卫星,也是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
图文:
视频:
五、“墨子”号量子通信实验卫星
由中科院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也是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主要科学目标是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验,并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等实验研究。
图文: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