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研究获重大突破

——重新认识女性生殖道微环境及其与生殖健康的关联

近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宏基因组研究所和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妇产科吴瑞芳教授研究团队合作,历经4年共同完成的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研究项目最新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旗下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该项目是目前最大规模的育龄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研究项目,采用了先进的宏基因组检测技术对女性盆腔与上下生殖道各部位菌群分布及与生殖系统疾病的关联进行研究。其研究成果打破了“盆腔和上生殖道为无菌环境”的传统认知,发现正常女性盆腔与上生殖道亦存在微生物,这首次揭示了生殖道从阴道到宫颈管、宫腔、输卵管,直至盆腔的菌群结构具有一定连续性,并提出盆腔与女性生殖道微生态环境和生殖系统健康及相关疾病具有重要的关联性。

女性生殖健康包括生殖道疾病防治、生育调节、母婴健康等,是全球关注的重大社会及公共卫生问题。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的生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达90%,常见疾病包括生殖道炎症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生殖道恶性肿瘤等。在传统观念中,健康女性以宫颈口为天然屏障阻止微生物向宫腔内迁移,保持上生殖道为无菌环境。近年来,陆续有研究报道正常胎盘、羊水甚至输卵管组织中存在菌群。但受采样方式、研究方法和样本量的限制,对此研究结果存在争议,尚缺乏大样本研究证据。女性上生殖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与复杂性,也极大地增加了微生态环境与相关疾病的病理变化和诊断及发病机制研究的难度。

为探索女性上生殖道是否普遍、真实存在微生物,研究人员建立严谨的临床采样规范,采集了110名因良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育龄女性生殖道不同部位的样本,包括阴道下1/3、阴道后穹窿、宫颈管、子宫腔、输卵管及盆腔液,并对各部位采集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分析、实时定量PCR和微生物传统培养法分析。多种分析方法共同证实了上生殖道并非无菌环境,从阴道到输卵管及盆腔,各部位微生物物种组成呈解剖结构上的渐进性变化。为进一步探索个体内、不同个体间由下至上生殖道各部位的微生物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人员对样本的个体内、不同个体间距离进行分析,发现同一个体不同部位的样本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不同个体间菌群组成变化明显。此外,同一个体的宫颈管样本与腹腔液样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表明在普通人群中可以通过分析易取得的宫颈粘液样本来评价宫腔和腹腔的菌群分布状况。为了研究生活方式、病理因素对生殖道菌群的影响,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的研究对象表型信息,分析发现月经周期、孕产次数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多种疾病相关的不孕等都与生殖道菌群的变化有关。

这一创新性研究成果使我们重新认识了女性盆腔与生殖道微生态环境,结果提示许多病因明确和不明原因的妇科疾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道微生态失调。因此,维持微生态平衡成为防治生殖系统疾病的重要因素,全面探索并评价育龄女性生殖道微生态对生殖道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治、预后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宏基因组研究所项目负责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陈晨介绍,本研究首次对女性整个生殖道全貌进行微生物多态性及功能的全面研究。其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女性上生殖道微生物的真实存在,打破了“胎儿出生之前一直生活在无菌环境中”这一传统观念。此外,本研究首次明确了同一个体上下生殖道的菌群具有极高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下生殖道菌群来了解子宫和腹腔等难以检测部位的相关的上生殖道微环境。

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宏基因组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该研究的通讯作者之一贾慧珏博士表示,此项研究为女性生殖系统的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为生殖道相关疾病的病因研究、早期诊断及有效干预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文章链接:

The Microbiota Continuum along the Female Reproductive Tract and Its Relation to Uterine-related Diseas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