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看好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人类寿命可能再增加10年”
作为自然科学基础支撑的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中最大的应用型分支之一——医学相碰撞后,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今天成立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诺贝尔奖工作室给出了一个可能的答案。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与十院心脏中心主任徐亚伟共同展望了未来工作室的合作前景——聚焦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临床应用,携手打造急性心肌梗死的信息化救治平台。
近20年内,得益于急诊冠脉支架的广泛应用,急性心梗救治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发展。然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开通血管的平均时间仍高达4小时,在此期间,心肌细胞在逐渐死亡。因此,缩短急性心梗的救治时间,成为了目前业内关注的关键问题。
徐亚伟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这4小时内,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血管开通的时间目前可缩短至90分钟以内,救护车的转运时间也可控制在30分钟以内。但是一个棘手的事实是,患者从出现症状至呼救的时间则长达2小时,并且这一时间耽搁在近10年从未缩短!”
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就是患者常常没有意识到自己胸痛症状的严重性,而且老人、糖尿病患者的胸痛往往不明显,但这些人却恰恰是心梗高发人群。在信息时代,随着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缩短患者呼救时间成为了可能。
据了解,斯穆特是国际著名物理学家,长期致力于可穿戴监测设备在天体物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近些年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他逐渐接触到了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近10年的时间内,十院在国际上首次研发出应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移动PACS系统,该系统可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调阅患者正在进行或既往的血管造影动态图像,从而指导急性心梗患者的救治。通过该系统,院内心梗救治死亡率仅1.3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徐亚伟透露,团队希望通过关于急性心肌梗死信息化建设的相关项目,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心电预警可穿戴设备,从而在急性心梗发生的早期给予患者及时的预警,缩短患者呼救时间。
这一想法与斯穆特一拍即合,通过国家级物联网大会,他知晓了十院的工作,并迫切希望进行合作。此次,斯穆特亲临上海筹建诺奖工作室,希望能共同推动可穿戴设备自动预警项目在急性心梗领域的应用,为广大冠心病患者带来福音。
“可穿戴设备在未来将会对人类健康管理发挥巨大作用,甚至可通过植入体内的可穿戴设备实现人体健康的长程管理。”斯穆特表示,“如果能将可穿戴设备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身体更加了解,真正做到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他认为,通过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的普及,人类寿命可能再增加10年。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