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进展】(41)裴志超教授团队在纳米载药研究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日前,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团队在纳米载药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成果以“Multifunctional glyco nanofibers: siRNA induced supermolecular assembly for codelivery in vivo”为题在线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DOI: 10.1002/adfm.201703083)(IF 12.124)。我校常银成博士和吕英华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化学与药学院裴玉新教授、动物科技学院曾文先教授和化学与药学院裴志超教授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成果通过siRNA驱动的超分子阳离子糖囊泡自组装多功能糖纳米纤维并用于小鼠体内药物/siRNA的双递送。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端带有氧化态二茂铁、另一端带有乳糖的两亲分子,并使其首先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阳离子糖囊泡,之后加入负电性的siRNA,二者通过静电作用组装形成同时负载阿霉素和siRNA的糖纳米纤维。此糖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增强的细胞膜穿透能力和对肝癌细胞的靶向选择性。在小鼠肝癌肿瘤模型及耐阿霉素肝癌肿瘤模型中,均表现出增强阿霉素抗肿瘤效率和减小系统毒性的优势,对癌症化疗和基因疗法的协同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在癌症治疗中,药物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和癌细胞不断产生的耐药性一直是化疗面临的两大难题。纳米药物载体是一种纳米级微观范畴的亚微粒药物载体,以其微尺寸效应和可智能化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近三年来,裴志超教授团队针对这两大难题,致力于构筑靶向的pH和GSH响应的智能纳米载药体系的研究。迄今,该研究团队在纳米载药的研究领域已取得系列研究成果,近三年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共发表研究论文6篇。其中,影响因子9.0以上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篇。这些基于糖分子和大环芳烃的靶向-刺激响应的智能纳米载药的系列成果,不仅形成了我校化学与药学院糖化学生物学团队鲜明的研究特色,而且提升了我校化学学科和生物医药等学科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影响力。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百人计划”人才项目和学校学科建设项目“糖纳米化学生物医药交叉创新研究项目培育”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703083/full


张晴 终审:薛建鹏

;